航天电子产品焊点缺陷的热仿真与试验
[Abstract]:The transient heat balance equation of solder joint under constant laser pulse excitation is derived,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defect size and thermal resistance based on inverse problem of limi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derived, and the digital model of cavity defect solder joint is established. The therm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constant laser pulse excitation proces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evolution rules of solder joi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defect size are obtained, and the thermal test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parameters is carried out by preparing the test sample of virtual welding defect solder joint. The evolution of solder joint defects after thermal test was analyzed by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older joint defects is similar to the creep curve of metal materials, and the defect size increases first, then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It is helpful to perfect and supplement the thermal test theory of solder joint.
【作者单位】: 航天机电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技术北京市重点试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
【分类号】:V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静,周东祥,胡明哲;点缺陷对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2 白雪;晶体点缺陷反应方程式及有效电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年S2期
3 刘震云,林栋梁,黄伯云;NiAl 晶体中点缺陷浓度的模拟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刘震云,林栋梁,黄伯云;NiAl 晶体中点缺陷的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罗世永,张家芸;SrTiO_3的缺陷化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李蕾,刘文利,高建华,刘东红,曲鲁;反应动力学理论和N型金属氧化物点缺陷的统计分布[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震刚;费广涛;;小应变拉压循环载荷下位错与点缺陷交互作用的机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杨春晖;朱崇强;雷作涛;宋梁成;徐超;;黄铜矿类晶体点缺陷的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3 杨春晖;朱崇强;雷作涛;徐超;;ZnGeP_2晶体点缺陷的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晶体生长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程江;朱世富;赵北君;赵欣;陈宝军;何知宇;杨慧光;孙永强;张羽;;通过退火研究ZnGeP_2晶体中点缺陷与红外透过率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实习记者 宋爽;“点缺陷”大麻烦?[N];消费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黄维政;液晶电视 点缺陷不可避免 购买前仔细查看[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3 黄天一;液晶电视:缺陷不可避免 购买仔细查看[N];西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立学;点缺陷在铁电晶体时效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潘晓晓;GaN(0001)缺陷表面诱导生长STO薄膜的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祥磊;面心立方金属点缺陷的计算机模拟[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竹;对序参量守恒的界面生长系统中弛豫和点缺陷等因素的讨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宝平;TFT-LCD点缺陷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志芳;过渡金属点缺陷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陈建玉;钼酸铅晶体点缺陷及其色心电子态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8年
7 魏哲;Graphene与h-BN异质双层纳米结构的点缺陷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8 解丽娟;体心立方过渡金属点缺陷与刃位错的计算机模拟[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5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