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无人机飞控系统半物理集成框架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9-03-19 19:01
【摘要】:随着无人机事业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所担负的功能不断增加,用途越来越广,研制任务也逐渐加大,而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的控制核心,其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因此对飞控系统进行静态测试、动态检测是非常关键且必要地,而目前条件下完成动态测试所用到的仿真计算机,其存在体积大、操作繁琐等诸多不足,因此急需设计具有飞行仿真功能的半物理集成框架,该半物理集成框架在力求提高测试与仿真精确度的前提下兼备小型化、便携式且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通过对现有半物理仿真技术进行分析和优劣比较,首次采用美国TERN公司生产的体积小、集成度高、性能优异的586-Drive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模块进行半物理集成框架的总体搭建,并完成相应硬件模块的底层驱动开发与调试工作。其次,针对不同无人机在动力学模型中气动力模型、发动机模型、惯量模型和重心模型不同的特点,利用XML技术将上述模型建模时所用到的各系数做成以XML配置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读取,并将其制成模板,实现模型参数的动态加载,提高仿真平台的通用性。再次,采用C++语言编写无人机飞行仿真软件,依据无人机气动力系数建立六自由度非线性气动力模型,通过对各种数值积分算法的比较,选择阿当姆斯法(ADAMS)对六自由度模型进行积分解算,归纳各传感器接口的仿真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实现无人机仿真。最后,利用C++Builder 6.0语言编写地面仿真控制软件,主要实现无人机初始状态、初始条件、大气环境及外力、力矩设置的加载,控制指令的发送以及飞行参数、舵偏角、大气机数据等飞行仿真参数的显示等功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the function of UAV is increasing, the use of UAV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the task of developing UAV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and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is the control core of UAV. Its working condi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flight performance of UAV, so the static test of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and the simulation computer used to complete the dynamic test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 has a large volum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sign a semi-physical integration framework with flight simulation function. The semi-physical integration framework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aturization, portable and simple operation on the premise of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test and simulation.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firs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existing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small size and high integration of the American TERN company are adop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586-Drive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used as the core module to build the semi-physical integration framework and complete the low-level driver development and debugg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module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erodynamic model, engine model, inertia model and barycenter model of different UAV in dynamics model, The coefficients used in modeling are stored and read in the form of XML configuration file by using XML technology, and they are made into templates to realize the dynamic loading of model parameters and improve the generality of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Thirdly, the flight simulation software of UAV is programmed with C language.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 of UAV, the nonlinear aerodynamic model 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numerical integration algorithms is carried out. The six-degree-of-freedom (6-DOF) model is solved by using the Ardenms method (ADAMS). The si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nsor interfac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realize the UAV simulation. Finally, the ground simulation control software is programmed with C Builder 6.0.It mainly realizes the initial state of UAV, initial condi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force, loading of torque setting, sending of control commands, flight parameters, rudder angle, and so on. The display of flight simul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ata of a large engine, is equal to other func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79;V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仕伟,严隽琪,蒋祖华,马登哲;基于仿真的油泵类产品的集成开发 (Ⅰ)设计过程与集成框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1期

2 郝淑芬;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概念和结构[J];制造业自动化;2000年05期

3 王有远,丁秋林,曾卓知;供应链管理信息集成框架[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08期

4 聂冲;赵雯;王维平;朱一凡;;基于包装器的导弹总体设计应用集成框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7期

5 尹作重;李江华;杜峻;王海丹;王振莉;;企业资源协同管理集成框架简介[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23期

6 周鸿伟,李权,李群,王维平,汪浩;武器系统总体设计集成框架设计与实现[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吴增德,刘岩,马范援;基于服务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框架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8 胡迪,丁烈云;计算机集成建造的集成框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S1期

9 雷琦;刘飞;王琦峰;;基于语义的协同制造执行平台集成框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7期

10 杨立熙;李世其;黄夏宝;;订单履行流程集成框架与实施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亮;朱美正;艾中良;;软件信息集成框架研究与实现[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房俊;虎嵩林;韩燕波;;一个基于中介机制的动态数据集成框架[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3年

3 徐勋福;郭军;;空军航材系统信息集成框架设计[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万红根;吴金明;孙加林;陈晖;;基于MES的流程型企业集成管理研究[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窦丹丹;谢强;;基于本体的扩散制造质量信息集成框架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6 吴友刚;;宝钢集团五钢公司ERP与外部系统集成框架[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7 刘涛;皮开元;雷玉玲;彭坤;刘耀;黄三伟;;应用适配连接器框架及其核心机制研究[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

8 李平;史天运;贾利民;;基于网格技术的铁路信息系统资源集成框架[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孟庆华;丁永生;;基于社会智能的语义web安全集成框架(英文)[A];全国语域web与本体能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水平;韩伟红;刘家红;尹刚;;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框架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振;用友通集成框架为小企业及伙伴谋增值[N];电脑商报;2006年

2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爱民;PLM: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的核心[N];计算机世界;2004年

3 ;解读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谢涛;长风联盟争夺SOA标准话语权[N];电脑商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863课题组专家 博士生导师 范玉顺;管理软件面临的挑战与关键技术问题[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亦文;中创软件金融展异彩纷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湖南农业大学 黄璜;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N];湖南科技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宋斌斌;研发设计信息化:新时期工业企业创新的源泉[N];中国工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磊;支持群体工作的通用集成框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宏云;基于资源元模型的数据服务定制与集成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晗;某行分行内部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年

3 李雪梅;基于SOA与云计算的大型电力企业IS集成框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宋晓龙;无人机飞控系统半物理集成框架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张辉;基于代理的信息集成框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蔡振兴;软件生产线集成框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尹铨;基于插件体系结构的软件生产线集成框架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徐明华;J2EE集成框架在电子警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常涛;基于Agent的系统集成框架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晓波;基于多Agent的业务过程集成框架的实现[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3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443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