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航天器姿态和轨道的鲁棒控制

发布时间:2019-05-31 10:34
【摘要】: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控制是现代航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被广泛应用于交会对接、绕飞等任务中。随着航天活动中需求的增长,姿态和轨道控制器的性能要求亦逐步提高。在指定的时间内收敛到指定位置的控制因为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的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另外,随着姿态和轨道相对运动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姿态和轨道的耦合现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的难点和热点在理论上做了深入地研究。首先,给出了忽略相互耦合的单独姿态模型和单独轨道模型,其中姿态模型采用四元数描述,轨道运动模型以目标航天器的轨道系为参考系。进一步地,以在太空中执行追踪任务的航天器的体系为参考标系建立了六自由度姿轨耦合模型。其次,针对姿态稳定问题,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在扰动上界已知的条件下,提供了指数收敛的控制器。另外,为了处理外界环境的扰动的具体界不可知和转动惯量不精确知道的情形,基于滑模和自适应控制设计了鲁棒的指数收敛控制器。最后给出了上述控制方法的严格证明和仿真验证。然后,针对航天器轨道相对运动控制问题,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在扰动上界已知和扰动上界未知以及航天器质量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分别设计了航天器相对轨道在指定时间内收敛到指定位置的控制方案。最后给出了上述控制方法的严格证明和仿真验证。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把航天器相对轨道有限时间控制推广到航天器姿态和轨道耦合时的相对运动控制,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和仿真验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4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黎妮,唐国金,罗亚中;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仿真框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0期

2 姚郁;谢瑞强;;一种微型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立群;仰之弥高 钻之弥深──《航天器姿态动力学》评介[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7年S4期

4 胡庆雷;肖冰;马广富;;输入受限的航天器姿态调节小波滑模反步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王焕宇;;误差受限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5期

6 张兵;吴宏鑫;;欠激励航天器姿态翻滚抑制的滑动控制[J];控制工程;1998年05期

7 程绪铎,王照林,李俊峰;带弹性伸展附件充液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唐超颖,沈春林,李丽荣;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郭铁能,陆秋海,葛东云,任革学;航天器姿态和振动的拉索控制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10 陈金莉;李东海;孙先仿;;航天器姿态的非线性鲁棒分散控制器设计[J];宇航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琼;岳宝增;;带能量耗散附件航天器姿态稳定性及控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马孜;;适用于航天器姿态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张伟;高旭;霍佳婧;;基于联合仿真的刚柔耦合航天器姿态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正山;周志成;曲广吉;;柔性航天器姿态热诱导运动响应力学建模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贾英宏;;航天器姿态/能量一体化系统动力学与控制[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胡绍林;KARL Meinke;;N体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动态-测量系统建模与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7 范高洁;;变构型多体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仿真[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于丹;岳宝增;;充液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及跟踪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9 岳宝增;;柔性充液航天器姿态转换机动及混沌姿态控制[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峰;廖瑛;刘翔春;;考虑转动和挠性附件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喜海;基于T-S模型的航天器姿态模糊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杰;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的航天器姿态稳定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贾延龙;航天器姿态跟踪的自适应内模控制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苗楠;基于控制分配的航天器姿态容错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朱江;航天器姿态和轨道的鲁棒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理;考虑控制与角速度受限的航天器姿态非线性滑模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黄静;三轴稳定航天器姿态最优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敏丽;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肖冰;带有输入饱和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鲁棒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吕昕东;磁性刚体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稳定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鲍国亮;陀螺飞轮实现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的机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9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489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