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微纳卫星姿态容错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1 16:19
【摘要】: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样化,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卫星在轨运行时受到高真空、强辐射的太空环境影响,致使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下降,因此发展具有抗干扰能力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变得愈发重要。卫星姿态控制的精度和稳定度与执行机构、挠性附件和传感器等器部件的性能有关,也与设计的控制算法有关。卫星本体结构一旦确定,那么控制算法的优劣就决定了卫星的控制性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类抗干扰容错控制方法保证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在多源干扰和执行器正常甚至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姿态控制系统稳定,完成既定的任务。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针对微纳卫星在轨运行时存在的多源干扰和执行器时变故障,结合干扰观测器和自适应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复合容错抗干扰控制方法。系统中的干扰分为可建模干扰和有界的等价干扰。通过设计干扰观测器和故障诊断观测器分别估计系统中的飞轮振动干扰和飞轮的时变故障,构造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法抵消可建模干扰并容错执行器故障。进一步,使用自适应控制策略对有界等价干扰进行补偿,且满足相应的鲁棒性能。与鲁棒控制方法相比,自适应方法假设干扰小于已知函数,而不是常数,取消了对有界干扰上界已知的要求。针对执行器输入饱和以及多源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饱和容错控制方法。设计干扰观测器和故障诊断观测器实时观测并补偿执行器振动干扰和加性故障。本文将执行器的周期性干扰、故障、反馈输入以及干扰观测器的估计值都作为控制力矩的一部分,考虑整体的控制输入饱和。运用多胞体方法对饱和部分进行描述,通过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与一般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饱和控制方法相比,本文将干扰观测器和故障诊断观测器的估计值也加入到控制器中,考虑了整体的控制输入饱和。针对反作用飞轮部分失效故障和多源干扰问题,结合干扰观测器和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的最小值不需要精确已知,利用自适应方法在线估计其最小值。该方法能够处理故障值是常值和时变的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利用干扰观测器方法来估计和抵消执行器的可建模干扰,使得系统的控制精度得到提高。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保证姿态控制系统在能够快速到达稳定状态。与一般的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非奇异性且控制精度较高。利用仿真对本文的姿态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本文所提出的抗干扰姿态容错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姿态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度,能够对执行器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能,同时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4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业勋;;观测器应用技术研究[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2 刘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鲁棒高精度转速估计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欢;高秀华;张小江;黄大巍;陈淑清;;状态反馈控制及观测器在多桥车辆转向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4 朱芳来;方雯;韩冬;;一类混沌系统的高增益观测器同步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5 宋超;赵国荣;黎志强;周源;;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控制[J];飞行力学;2012年06期

6 任彦;刘正华;周锐;;滑模干扰观测器在低速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杨素平;方勇杰;周庆捷;;降维观测器在发电机组跟踪同期控制和调速控制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姜斌,王江,王先来;一类不确定非线性大系统的鲁棒观测器设计[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6年02期

9 王建平;具有智能观测器的交流矢量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1998年04期

10 宋立辉,姜兴渭,谷吉海;容错降维观测器设计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兴成;;两类混沌系统观测器的推广形式[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黄翼虎;贾喜梅;;基于模糊观测器的容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韩忠旭;;代数比例相似观测器的定义及其数学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元;孙晶鑫;谢彦红;;网络时延观测器设计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5 刘艳红;李春文;;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6 邢绍邦;赵克友;;一种新型异步电动机磁链观测器仿真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程鹏;陈小娟;;磁通观测器滑动模态的LTR设计[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8 胡陟;蔡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虚拟手术力反馈控制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天津)2013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友;齐丽;张嗣瀛;;一类不确定线性中立系统的观测器设计与镇定[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张端金;张爱玲;;基于观测器的Delta算子系统故障检测[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洪彪;离散模糊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设计及模糊关系的求解[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才学;基于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黄敢基;基于时变Lyapunov函数方法的几类观测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剑慰;基于模型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贾庆贤;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何忠伟;区间观测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璐;基于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策略研究及性能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朱芳来;非线性控制系统观测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

9 尹正男;具有鲁棒性的最优干扰观测器的系统性设计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柯;基于观测器的动态系统故障估计和调节[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燕;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新海;离散时间奇异时滞马尔科夫跳跃系统的观测器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振朋;基于观测器的航天器执行机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振;基于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赵玉格;基于函数观测器的多个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D];温州大学;2015年

6 张超;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车辆侧向控制[D];山西大学;2014年

7 韩伟莎;基于LTR观测器的pH值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李薇;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观测器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9 胡悦;全姿态惯性稳定平台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闫光辉;几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观测器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89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489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