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面向即时观测服务的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及预分配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8:57
【摘要】:现阶段微小卫星技术以及卫星组网技术飞速发展,天基资源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卫星应用已从单一卫星应用逐渐发展为多星组网、卫星集群等多星协同应用,卫星的使用者也从原来的卫星管控管理者,逐渐呈现向普通大众用户开放的趋势。国外有Google、SpaceX、OneWeb等大规模卫星组网计划,国内有天基信息港、天地一体化、天基互联网等卫星组网计划的研究。可以看出,依赖大规模卫星节点提供的丰富卫星能力,完成多星协同的复杂空间任务,向普通大众用户提供可用的、即时的卫星信息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目前卫星管控部门相互独立,卫星的指令、参数各异,卫星任务相互协作需要人为干预,显然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面向即时观测信息服务,针对多种类异构卫星,提出一种面向用户的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对多种类异构卫星进行统一抽象描述;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大规模节点天基资源,如何满足众多普通大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多种天基资源预分配方案,探讨当天基资源的规模和种类扩大时,如何与用户需求进行匹配。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希望为未来卫星组网应用中,对大规模异构天基资源如何理解和使用,进行一定的探索。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未来大规模卫星组网应用中,用户需求及天基资源的特点,针对即时观测的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分解,归纳了四种服务能力。然后分析了典型的对地观测卫星的结构,总结了天基资源的类型。相对于地面服务资源,分析了天基资源的高约束、高动态等特点。第二部分在天基资源的能力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对于多种类异构卫星,综合时间、空间、能源、存储等约束,将天基资源按照时空逻辑,分层抽象虚拟化成面向用户的服务能力,建立适用于多种类异构卫星、统一标准的天基资源虚拟化方法。根据卫星平台、载荷等参数,设计了计算模型,将天基资源统一描述为天基资源能力列表形式。同时开展了天基资源虚拟化验证试验,针对SAR、高分光学、宽幅光学三种观测载荷,激光、微波通信两种星间链路类型,以及三种星上处理算法,通过开发板模拟星上设备,进行了虚拟化计算模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虚拟化方法可以完成多种观测、处理、传输资源的统一描述,算法时效性可以满足星上实时计算要求。第三部分基于分而治之思想,提出了多种适用于大规模节点卫星组网的资源预分配方案。提出了天基资源预分配的目标和原则,针对大规模卫星集群,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按照不同的需求构建天基资源集群,设计了基于应用需求、基于卫星轨道、基于卫星类型、基于卫星拓扑、基于资源能力等几种预分配方案。设计了评估指标,给出了计算系统利用率、任务完成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针对系统规模、用户模型、卫星资源配置等不同变量,设计了仿真试验,为后续开展仿真试验提供了技术基础。综上所述,针对大规模异构天基资源组网协同观测中,多种类异构天基资源统一描述问题,以及大规模节点天基资源如何与众多个性化用户需求匹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及预分配方法的研究:针对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研究,并选择具体载荷实例设计了虚拟化算法,开展了星上验证试验,算法时效性可以满足星上实时计算要求;针对天基资源预分配方法,分析了预分配的目标及准则,设计了相关的评估指标,设计了预分配方法的验证试验。以上研究可以为大规模节点卫星组网应用服务,在天基资源的如何使用上,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技术基础。
【图文】:

示意图,能源,变化情况,示意图


耗时较长、转换频繁,导致姿态调整时间不可忽略。由于卫星体积与重量的限制,各类资源可用容量较低,,导致工作模式受限。比如能源余量将影响各项需求任务和卫星常规任务的执行、卫星姿态对日充电时不能进行对地观测和星地信息的传输、对地成像前需要对载荷预热和姿态调整等开机前准备。存储和能源约束作为星上硬件设备的强约束,在任何任务决策、执行前都需要对约束条件重新检查。对于存储约束,需要根据任务执行情况动态计算调整,例如每次增加任务时,实时获取当前大容量存储设备剩余容量;每个任务执行完毕,检查任务执行的成功/失败情况,对存储容量和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对于能源约束,星上所有设备的所有动作都需要能源的支撑,各个载荷的功耗不同,充电时涉及卫星姿态约束,导致观测任务不可执行等,需要对能源约束进行精确的计算,以保障需求任务及卫星的正常运行。存储、能源变化情况如图 2.1 所示:

关系图,典型计算,关系图,模型


第 3 章 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研究及验证试验包括星间微波和激光通讯,在能源与存储的约束之上,需要综合星间距离、姿态调整机动时长等因素,最终计算出信息传输能力可用时段列表。4. 信息分发能力:受能源与存储约束,根据卫星轨道计算星地可见时间段,综合卫星姿态调整机动时长的计算,得到星地信息分发能力可用时段列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爽;秦大国;;业务流程驱动的天基信息服务链构建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6年02期

2 刘庆国;刘新学;;天基反卫武器发展现状及构想[J];飞航导弹;2015年04期

3 张泽明;姜毅;傅德彬;;基于天基发射的登月方式探讨[J];载人航天;2006年02期

4 吴名;;移动互联网新浪潮 天基互联网[J];太空探索;2017年07期

5 宋宝军;张秦;;天基信息支持下的反导作战分析与研究[J];飞航导弹;2014年05期

6 宁朝军;乔熔岩;王志;;基于天基信息支援的兰彻斯特精确作战方程[J];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11期

7 宋亚飞;高峰;文科;何至林;;天基对地打击武器发展综述[J];飞航导弹;2011年02期

8 ;美国预计2014年发射第二颗天基太空监视卫星[J];航天器工程;2010年03期

9 高薇;;获取天基信息的新生力量——小卫星[J];中国航天;2005年12期

10 张正泉;;天基激光再瞄准所需时间缩短一半[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建根;杨雪榕;范丽;;联合作战中天基信息支援指挥控制活动研究[A];第三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5年

2 罗萍萍;郑永超;许春晓;;空间碎片及天基激光清理技术[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立川;张玉强;杨红玲;郦有祥;;基于军事应用研究的天基信息网络探讨[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汉文;;深空通信及其天基中继设想[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纯胜;苏庆华;赵剡;;现有天基预警系统浅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张强;刘红雨;潘腾;贺玮;杨康;;天基低轨空间碎片探测总体技术初步研究[A];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5年

7 姬寒珊;耿国桐;侯育卓;;美国天基空间监视技术发展与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雍鑫;陈勇;刘德生;;基于天基网络信息体系的支援模式研究[A];第六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9 张学阳;杨雅君;吕永申;潘升东;;天基智能集群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A];第六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10 赵良玉;毛小松;常建龙;;天基快速响应体系的虚拟演示系统研究[A];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于紫月;天基反导并非固若金汤[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冯华;中国“高分”天基系统迈向收官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3 本报记者 赵聪;中国天基测控走过整整10年[N];中国航天报;2018年

4 张乃千 章

本文编号:2701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01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