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跨介质飞行器设计及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7 11:04
【摘要】:跨介质飞行器是一种既可以在水中航行,也能在空中飞行的水空两栖飞行器,既能够实现空中的快速部署和高速飞行,也兼具了水中航行的隐蔽性,具有多任务能力和高效突防打击能力。相比无人飞行器,跨介质飞行器有更多的技术难点,结构布局、动力能源以及跨介质方式等是跨介质飞行器设计的难点所在。但是,航空设计、制造以及装配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跨介质飞行器的设计进程,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开始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文课题设计了一种融合仿生鱼鳍和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飞行器,分别使用仿生环形胸鳍和涵道螺旋桨作为水下和空中的推进器,兼具了水中航行的隐蔽性和空中飞行的机动性。本文在飞行器“总体设计—理论分析验证—详细设计与样机研制”设计思路的指导下,进行了跨介质飞行器的总体设计,以及对设计的跨介质飞行器进行空中飞行的气动特性分析和水下游动的水动力特性分析,结合原理样机的研制与试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首先,完成了跨介质飞行器的总体设计。通过分析研究基础——仿生机器沖鱼的设计特点,结合跨介质飞行器的设计思路,决定采用仿生环形胸鳍融合涵道螺旋桨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总体技术要求下,进行飞行器总体设计。在初步选取跨介质飞行器涵道螺旋桨系统以及水下胸鳍推进系统总体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性能计算与理论分析实现对参数的合理性验证与优化。其次,分析了跨介质飞行器空中飞行的气动特性以及水下航行的水动力特性。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跨介质飞行器整机的操纵性能,所以对其进行流体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气动分析主要使用动量源方法,对孤立螺旋桨、涵道螺旋桨以及整体涵道螺旋桨系统进行飞行性能的数值计算与研究;水动力分析主要针对仿生环形胸鳍推进下的动态特性,编写了用于计算整体推进力的UDF程序,利用动网格技术实现胸鳍推进下的跨介质飞行器水下游动仿真,并分析了鳍面压力分布、波动长鳍产生的涡量等流场信息以及参数对游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飞行器在两种介质中运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来分析两个推进器的性能并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最后,研制了跨介质飞行器原理样机并完成了相关试验。根据总体参数,以及选取的主要部件结构参数和特征,进行跨介质飞行器详细设计,主要包括涵道螺旋桨系统和仿生胸鳍波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对制作的原理样机进行仿生环形胸鳍推进的水下游动试验,分析了胸鳍推进力和运动速度等游动性能以及胸鳍波动参数对游动性能的影响;针对涵道螺旋桨进行了螺旋桨拉力测试以及空中悬停系留试验,验证了其实际工作性能;同时进行了水面系留试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图文】:

飞行器,介质,公司,发射筒


图 1.1 Cormorant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rgen 公司也研发了一款从潜艇发射的跨介质飞桅杆中弹射发出,出水面后,展开机翼,螺旋也是执行单次任务后,需要回收才能进行下一图 1.2 Sea Sentry 跨介质飞行器将 AeroVironment 公司的弹簧刀无人机(Swiwitchblade)使用发射筒进行弹射起飞,弹射动的螺旋桨进行推进。Switchblade 重 6.8kg,与侦查,也可以对个人目标实施打击。所以,,的改进设计。执行任务时,将发射筒抛出,发

弹簧刀,介质,飞行器,美军


跨介质飞行器设计及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承受 46 米深的水压,在潜艇发射管道中时,艇释放,使用火箭推进器加速出水,实现水到涡扇发动机推进。Cormorant 完成任务后,降落rmorant 项目由于技术难度以及研发成本等问题图 1.1 Cormorant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orgen 公司也研发了一款从潜艇发射的跨介质飞桅杆中弹射发出,出水面后,展开机翼,螺旋 也是执行单次任务后,需要回收才能进行下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2;O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福;应用水跃区流体动力学特性提高含油污水采样的代表性[J];中国环境监测;1999年02期

2 谢俊祥;;房室形状和纤维定向对纤维动力学与房室动力学之间关系的影响[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2期

3 马俊英;;液压支架前连杆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J];煤矿机械;2017年07期

4 王咏梅;黄晓鹏;吴劲锋;;颗粒物料流体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年07期

5 李树杰,王连涛;液体中放电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6 高仁喜;溶剂矿浆法的流体动力学特性[J];湿法冶金;1994年02期

7 施明恒;单个液滴碰击表面时的流体动力学特性[J];力学学报;1985年05期

8 王春财;程嘉;路益嘉;季林红;;喷淋孔结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年12期

9 陈梅倩;王玉叶;贾鹏程;刘翔;杨飞;王海生;;挡风墙对直接空冷风机群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刘之能;曹亮;张跃军;付和生;;KYF磷矿用浮选机研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建成;刘赵淼;;金属热处理过程相变传热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广学;陈奇峰;唐宝玲;;宾汉流体型油墨流动检测试验仪器的设计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卜祥宁;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相关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王聪慧;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混合的数值分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怀远;跨介质飞行器设计及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苏超;变压吸附管道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汪蓉梅;精馏塔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因素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锋;逆向气载对规整填料表面液膜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万勋;基于生物反应器内非均匀环境的流体动力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卓茂;附属管抑制隔水管涡激振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淼;微小型弯管内双重乳液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沈淳;飞机尾流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及仿真平台构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杨中兴;空气钻井高压气体放空消音器的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10

本文编号:270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0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