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旋翼飞行器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图文】:
2 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及运动分析“+”字模式和“X”模式[36],其中,“X”模式的支架控制响应速度快,视野开阔[37-39文采用“X”模式。“+”字模式和“X”模式抽象结构分别如图 2.1 和图 2.2 所示1、M2、M3、M4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四个电机,其中 M1 和 M3 逆时针转动,,M2 4 顺时针转动。
2 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及运动分析“+”字模式和“X”模式[36],其中,“X”模式的支架控制响应速度快,视野开阔[37-39文采用“X”模式。“+”字模式和“X”模式抽象结构分别如图 2.1 和图 2.2 所示1、M2、M3、M4 分别表示飞行器的四个电机,其中 M1 和 M3 逆时针转动,M2 4 顺时针转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牛洪芳;吴怀宇;陈洋;;基于反步法的四旋翼飞行器滑动模态控制[J];高技术通讯;2015年12期
2 邓博文;窦强;龚国辉;邓林;;四旋翼飞行器悬停算法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2015年11期
3 王俊;鲁晓天;;对四轴飞行器基于姿态算法的分析与实现[J];河南科技;2015年02期
4 陈向坚;;微型八旋翼飞行器的姿态角回路智能控制[J];江苏航空;2013年04期
5 陈向坚;李迪;续志军;苏东风;;四旋翼微型飞行器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6期
6 陈为真;汪秉文;胡晓娅;;基于时域积分的加速度信号处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田东红;王刚;;X-Y数控平台中基于Backstepping的自适应模糊摩擦补偿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桂芝;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毕胜;变结构飞行器的多刚体建模和姿态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志诚;基于ADRC的四旋翼飞行器自主避障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张文瑞;基于MEMS传感器的物体运动参数解算误差分析及传感器适用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3 张沛;多旋翼飞行器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4 姚佳乐;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四旋翼飞行器位姿控制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7年
5 王凯;三栖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6 张栋;四旋翼飞行器自主飞行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
7 唐
本文编号:2710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1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