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雷达多维隔振平台仿真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6:58
【摘要】:为了实现对侧壁悬挂式雷达多维隔振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隔振平台。由于机载雷达侧壁悬挂的特殊性及工作空间的要求,对隔振器提出了双向隔振、尺寸和重量的要求。本课题设计的隔振平台满足10°倾角侧壁悬挂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以及多维隔振性能等要求。隔振平台为基于并联机构的八杆被动隔振装置,自由度为6,具有多维隔振功能;因为侧壁式悬挂时隔振杆既有受压也有受拉状态,单个隔振杆具有拉压双向隔振性能;同时,该平台具有冗余保护和大位移保护设计,以提高机载雷达可靠性。利用Adams软件对隔振平台进行正弦扫频和半正弦波冲击仿真以及隔振器行程仿真,验证平台具有多维隔振和防冲击性能;设计振动实验所需夹具,满足模拟机载雷达板侧壁式工作要求。完成原理样机制造并在振动台上对原理样机进行正弦扫频和半正弦波冲击实验,隔振器大位移行程实验。对比仿真和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隔振平台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对侧壁悬挂式雷达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43.2
【图文】:
题研究背景达”一词源自 Radar 的音译,它是通过采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的空间位置,因此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器”。第一部机载雷达小组于 1937 年研制的,并成功的安装在一架“安桑”式飞机上,机载雷达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机载火控雷达而言,其发展历个阶段:测距机、脉冲、脉冲多普勒及相控阵[1]。其中相控阵雷源两种,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高的载机自身的目标探测性能、[2]特点,使得它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代化军事系统装备中,例如常见的喷气飞机、直升机等机载系统极大的提高。飞机在起飞、着陆、气流扰动中均伴随着剧烈的振动动与冲击不仅影响及干扰导航系统及各种仪器仪表的测量结果的起设备的疲劳损伤甚至失效破坏,激烈的振动和冲击已成为威胁因素之一[3]。美国空军实验室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由振动和冲据所有机载电子设备故障数的 67%[4]。不同环境因素对电子设备如图 1.1 所示。
按照不同的原理可归结为三类隔振技术分别为被动隔振、主动隔振和半主(混合式隔振)。1.2.1 被动隔振被动隔振器有弹性刚度元件、能量耗散或阻尼元件几种,相比主动隔振术具有在低频频段隔振效果较差在高频隔振效果好的特点[14],共振时会出的放大现象。但是,由于被动隔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的优势外部供能等特点,被动隔振在工程上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动隔振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隔振器和阻尼两个方面[15]。常见的几种被动隔振器有:钢丝绳隔振器,其外观如图 1.2;空气弹簧隔其外观如图 1.3;及金属橡胶隔振器,其外观如图 1.4 等。钢丝绳隔振器的理为通过隔振器中钢丝绳的变形吸收、耗散系统的振动能量。钢丝绳隔振器由特定方式加工,可以用作弹性体。当隔振器发生较大弹性变形时,绳股中钢丝会产生干摩擦即形成了非线性阻尼,从而实现被动隔振[16]。
本文编号:2714726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43.2
【图文】:
题研究背景达”一词源自 Radar 的音译,它是通过采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的空间位置,因此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器”。第一部机载雷达小组于 1937 年研制的,并成功的安装在一架“安桑”式飞机上,机载雷达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机载火控雷达而言,其发展历个阶段:测距机、脉冲、脉冲多普勒及相控阵[1]。其中相控阵雷源两种,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高的载机自身的目标探测性能、[2]特点,使得它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代化军事系统装备中,例如常见的喷气飞机、直升机等机载系统极大的提高。飞机在起飞、着陆、气流扰动中均伴随着剧烈的振动动与冲击不仅影响及干扰导航系统及各种仪器仪表的测量结果的起设备的疲劳损伤甚至失效破坏,激烈的振动和冲击已成为威胁因素之一[3]。美国空军实验室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由振动和冲据所有机载电子设备故障数的 67%[4]。不同环境因素对电子设备如图 1.1 所示。
按照不同的原理可归结为三类隔振技术分别为被动隔振、主动隔振和半主(混合式隔振)。1.2.1 被动隔振被动隔振器有弹性刚度元件、能量耗散或阻尼元件几种,相比主动隔振术具有在低频频段隔振效果较差在高频隔振效果好的特点[14],共振时会出的放大现象。但是,由于被动隔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的优势外部供能等特点,被动隔振在工程上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动隔振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隔振器和阻尼两个方面[15]。常见的几种被动隔振器有:钢丝绳隔振器,其外观如图 1.2;空气弹簧隔其外观如图 1.3;及金属橡胶隔振器,其外观如图 1.4 等。钢丝绳隔振器的理为通过隔振器中钢丝绳的变形吸收、耗散系统的振动能量。钢丝绳隔振器由特定方式加工,可以用作弹性体。当隔振器发生较大弹性变形时,绳股中钢丝会产生干摩擦即形成了非线性阻尼,从而实现被动隔振[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宇燕;黄协清;宋凯;;金属橡胶非线性干摩擦副的接触作用机理及其仿真结果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2 徐庆善;隔振技术的进展与动态[J];机械强度;1994年01期
3 叶亚水;国外环境振动试验标准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磊;航天器主动隔振及精确定向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于大国;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隔振平台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陈玉强;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沂骞;侧壁安装机载雷达多维隔振平台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14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1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