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卫星电磁连接及分离机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21:05
【摘要】:微纳卫星电磁连接及分离机构具有无燃料消耗、低连接冲击、无羽流污染、功耗低、机构自重轻等优点,同时具有同步、连续、可逆的非接触控制能力,可实现航天器的柔性连接。在电磁机构的基础上辅以永磁体机构,利用永磁体的吸力特性实现无功耗稳定连接,并降低渐进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及能耗,提高对接过程的容错率。本文针对这种将永磁体连接机构和电磁分离及转位机构相结合的微纳卫星连接及分离机构进行研究:根据微纳卫星电磁连接及分离机构的功能预期,结合标准异构模块化微纳卫星的结构特点,提出总体结构方案及功能实现方法。明确机构内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利用立方体卫星对称性以合理布置机构位置,使卫星通过所设计的连接及分离机构可实现任意两个面的静态连接、分离及转位功能。针对机构中的执行器即线圈-永磁体式电磁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等效电流模型求解永磁体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场分布,利用洛伦兹力计算式并引入等效电流层求得电磁机构受力表达式。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理论解析的正确性,为进一步优化电磁机构提供理论基础。针对其中的永磁体连接机构进行研究,明确永磁体连接机构的功能及设计思路,提出多种不同充磁方式的框架内嵌永磁体并比较其吸力特性及磁场影响,结合卫星模块分离及转位机构的功能预期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得到永磁体连接机构的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永磁体连接机构的优化设计,并利用永磁体自身特性提高卫星模块对接精度。针对其中的电磁分离及转位机构进行研究,明确其功能及设计思路,提出多种电磁机构结构方案并对比优选斥力自重比较大的方案。利用有限元仿真并结合理论解析所得设计规律,完成电磁机构尺寸参数的理论优化,分析电磁机构工作产生的磁场影响并设计屏蔽措施,最终完成电磁分离及转位机构的整体优化设计。完成微纳卫星电磁连接及分离机构的实验研究。根据电磁力特性及运动学模型,完成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结合之前完成的永磁体连接机构及电磁分离及转位机构的优化设计,完成实验样机的设计加工与装配。利用样机完成电磁机构静态斥力测试及整体机构的静态连接、分离与转位的功能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423
【图文】:
图 1-1 所示。系统整体被分为主动目标航天器上[7]。在目标航天器与现航天器之间的快速接近与角度修近距离对接时的缓冲与精度控制,航天器的自稳定柔性电磁连接。
该方案有效增强了系统对接过程中能产生的电磁力,电磁装置实物如图1-2 所示。电磁装置由带铁芯的电磁体和底板组成,系统单侧装置中含有 1 个大直径的主电磁线圈和 4 个对称布置的辅助电磁线圈[8]。装置工作时由主电磁线圈和辅助电磁线圈共同产生电磁力,同时通过调整辅助电磁线圈产生的力可以调整两个方向上的控制力矩,以满足小卫星近距离对接的要求。通过地面样机测试验证了该电磁对接/分离方案的可行性及性能上的优越性。
本文编号:2734356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423
【图文】:
图 1-1 所示。系统整体被分为主动目标航天器上[7]。在目标航天器与现航天器之间的快速接近与角度修近距离对接时的缓冲与精度控制,航天器的自稳定柔性电磁连接。
该方案有效增强了系统对接过程中能产生的电磁力,电磁装置实物如图1-2 所示。电磁装置由带铁芯的电磁体和底板组成,系统单侧装置中含有 1 个大直径的主电磁线圈和 4 个对称布置的辅助电磁线圈[8]。装置工作时由主电磁线圈和辅助电磁线圈共同产生电磁力,同时通过调整辅助电磁线圈产生的力可以调整两个方向上的控制力矩,以满足小卫星近距离对接的要求。通过地面样机测试验证了该电磁对接/分离方案的可行性及性能上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袁召;喻新林;魏晓光;张宁;何俊佳;潘垣;;线圈型电磁斥力机构综合优化[J];高电压技术;2015年12期
2 郭敬;孔凡超;胡旭坤;;空间发动机羽流研究技术发展综述[J];火箭推进;2014年06期
3 张元文;杨乐平;朱彦伟;任仙海;;空间电磁对接的鲁棒协调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元文;杨乐平;;空间电磁对接控制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08期
5 赵阳,曹喜滨,徐玉如;空间对接机构电磁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淳;卫星电磁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元文;空间电磁对接/分离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珂珂;微小卫星的电磁对接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原永亮;空间合作柔性电磁对接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3 戚大伟;面向空间对接的电磁装置设计及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张强;柔性自稳定空间电磁对接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王龙;空间电磁对接动力学和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许军校;面向空间对接的电磁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4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3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