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长度柔索的系绳式卫星展开与拖曳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48.2
【图文】:
Tiesenhausen[6]、Carroll[7]等人对天梯系绳的探索与研究,系绳卫星的概念逐成,提出并分析了一系列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空间应用,同时随着能够满足太空任务需求的具有高强度、密度小、耐热性、抗疲劳稳定性好等特点的复料绳索的出现,系绳卫星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地航天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的大力发展,提出了通过对系绳的释放与回收来改变空间卫星系统的距离尺在子星空间部署、系绳卫星交会对接、太空探测、对地测量、卫星转移离轨空垃圾清除、人造重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8, 9]。系绳卫星系统相比于传统卫星系统具备特殊的优势,根据实现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动量交换系绳和电动力系绳[10],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动量交绳基于动量交换原理进行工作,针对于两个航天器位于不同的轨道高度,具度差而使得系绳张紧,进而在重力梯度场作用下达到稳定状态,可应用于创工重力场、航天器轨道机动、载荷运输等[11]。相比于动量交换系绳,电动系大特点在于系绳可以导电,由于系绳中电流大小及方向可调节,因此电动系备更强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可应用于构成大型空间结构、太空测量、电动进、碎片清除等任务[12]。
Tiesenhausen[6]、Carroll[7]等人对天梯系绳的探索与研究,系绳卫星的概念逐成,提出并分析了一系列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空间应用,同时随着能够满足太空任务需求的具有高强度、密度小、耐热性、抗疲劳稳定性好等特点的复料绳索的出现,系绳卫星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地航天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的大力发展,提出了通过对系绳的释放与回收来改变空间卫星系统的距离尺在子星空间部署、系绳卫星交会对接、太空探测、对地测量、卫星转移离轨空垃圾清除、人造重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8, 9]。系绳卫星系统相比于传统卫星系统具备特殊的优势,根据实现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动量交换系绳和电动力系绳[10],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动量交绳基于动量交换原理进行工作,针对于两个航天器位于不同的轨道高度,具度差而使得系绳张紧,进而在重力梯度场作用下达到稳定状态,可应用于创工重力场、航天器轨道机动、载荷运输等[11]。相比于动量交换系绳,电动系大特点在于系绳可以导电,由于系绳中电流大小及方向可调节,因此电动系备更强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可应用于构成大型空间结构、太空测量、电动进、碎片清除等任务[12]。
ATEx LEO 1998 6.05km 22m 美PICOSAT1.0/1.1 LEO 2000 30/30m 30/30m 美YES2 LEO 2007 31.7km 29km 俄、欧盟KUKAI LEO 2009 5m ~0m 日T-REX Suborbital 2010 300m 300m 日、美TEPCE LEO 2013 1km 未知 美KITE LEO 2015 700m 未知日本JAXA除上述已经完成的在轨实验验证项目外,目前各国正在进行多项空间系绳的究。例如,美国 Tether Unlimited 公司研制的小型电动系绳推进系统 PET[19],系统曾应用于美国 TUI 公司和斯坦福大学空间系统研究实验室联合开展的AST 任务[20],如图 1-3 所示。 PET系统无需推进剂即可为微小卫星提供轨道升或降低、倾角以及姿态保持所需的推力,同时也可作为重力梯度姿态控制单使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军;李婧忱;王长青;董哲;;柔性系绳平衡状态临界绳长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03期
2 张万周;空间系绳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航天;1999年03期
3 ;美国家侦察办公室进行系绳研究[J];中国航天;1996年10期
4 金航;;意大利期待尽早安排再次发射系绳卫星[J];国外空间动态;1993年07期
5 Ivan Bekey;林志信;;系绳推进装置[J];世界科学;1987年12期
6 邸荣焕;;系绳卫星的近期进展[J];国外导弹与宇航;1983年05期
7 陈云金;身手不凡的系绳卫星[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6年05期
8 苟兴旺;李爱军;罗拉全;王长青;;空间长系绳系统动力学与释放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9 李爱军;张丛丛;王长青;;空间系绳的安全性设计准则探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年02期
10 ;美国家侦察办准备再发射一颗系绳卫星[J];中国航天;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于绍华;刘强;杨林娜;高怀保;;关于绳系卫星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胡驰;徐超;;展开太阳帆索膜结构非线性应力及模态分析[A];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刘丽丽;;考虑系绳弹性的绳系卫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易琳;王班;郭吉丰;;绳系组合体的系绳收放理论和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刘丽丽;金栋平;胡海岩;;状态保持阶段绳系卫星的混沌运动[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亚坤;黄攀峰;张帆;;自主机动飞网机器人动力学精细建模及网型控制[A];第二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苏杭;曹喜滨;张世杰;张锦绣;;应用于离轨任务的裸线阳极电动力绳系系统效能分析[A];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余本嵩;金栋平;文浩;;空间电动绳系系统离轨动力学及指标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9 张正娣;毕勤胜;;非光滑动力系统中的不同尺度效应及其分岔机制[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付毅飞;无系绳太空行走:飞来飞去并非“耍酷”[N];科技日报;2017年
2 尼摩;在太空“放风筝”清理垃圾可行否?[N];中国航天报;2017年
3 记者 邓维;养狗先办证 遛狗得系绳[N];南昌日报;2016年
4 任彦;保护与觉醒[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学府;空间绳系系统动力学及其太阳能板姿态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阳勇;基于动量交换原理的连续地月载荷转移系统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何勇;绳系卫星空间交会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盛龙;基于变长度柔索的系绳式卫星展开与拖曳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潘雪琪;空间系绳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展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汪逸然;系绳增强充气结构承载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杜崇刚;空间系绳系统姿态动力学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辉;用系绳进行空间捕捉的最优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巩思宇;系绳式卫星系统展开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张志刚;系绳式InSAR卫星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展开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李强;空间绳系卫星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王加成;短距绳系卫星释放和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梁志超;绳系太阳能发电卫星子系统动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6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5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