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伺服系统的绞车组件测试台的研究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75.1;V216.8
【图文】:
动控制渐渐变成了市场潮流,其需求也逐步增大,只有极少数领域中仍使用液压和气动逡逑伺服[1丨]。逡逑中国近几年的伺服电机产能如图1-1所示,图中“YOY”表示当前数据与去年同期相逡逑比的增减率,图中展示了邋2006年到2014年国内伺服电机的产能及每年产能的增减率。逡逑从图中可看出,电机产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国产伺服技术仍然相对落后,产品低端,逡逑国产伺服电机以小功率低端产品为主流,中低端产品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12]。逡逑300邋逦邋35.00%逡逑m产能(万台)逦_逡逑250逦\逦+Y0Y逦|邋30.00%逡逑\逦I邋I邋25.00%逡逑150逦?'逦VI逦%逦20-00%逡逑-a逦[;T'逦:::逡逑士邋iilULUJ:逡逑2006邋2007邋2008邋2009邋2010邋2011邋2012邋2013邋2014逡逑图1-1中国伺服电机产能图逡逑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最为重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一。由于伺服产品的运动控逡逑制特性,目前在实现代工生产(OEM)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方面应用广泛。从图1-2所示的逡逑伺服系统下游应用结构来看,伺服系统的应用行业主要集中在机床工具、电子制造设备、逡逑包装机械等。逡逑3逡逑
绞车驱动装置包含三大组件:负载制动组件、过载保护组件、张力维持组件。逡逑1.负载制动组件介绍逡逑负载制动组件是绞车驱动装置中的一个组件,其结构见图2-1。静盘与壳体连接,逡逑输出齿轮与负载端齿轮连接,输入齿轮与驱动端齿轮连接。逡逑静盘刹车盘输入齿轮输出齿轮逡逑灥逡逑I邋.:蘑I悐媟逡逑图2-1负载制动组件结构图逡逑负载在输出齿轮上产生顺时针力矩(从右向左看),通过棘轮/棘爪产生轴向力,使刹逡逑车盘的动盘、静盘压紧,产生静制动力矩,棘轮/棘爪产生的轴向力与负载力矩成比例,逡逑刹车盘产生的制动力矩也与负载力矩成比例。为了使输出齿轮保持静止,静制动力矩应逡逑大于负载力矩。逡逑要使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需在输入齿轮上施加顺时针方向的驱动力矩,当驱动逡逑力矩与负载力矩之和大于静制动力矩时,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动盘转动、静盘静止,逡逑动盘、静盘之间产生动制动力矩。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过程中,如果卸掉施加在输入逡逑齿轮上的驱动力矩
绞车驱动装置包含三大组件:负载制动组件、过载保护组件、张力维持组件。逡逑1.负载制动组件介绍逡逑负载制动组件是绞车驱动装置中的一个组件,其结构见图2-1。静盘与壳体连接,逡逑输出齿轮与负载端齿轮连接,输入齿轮与驱动端齿轮连接。逡逑静盘刹车盘输入齿轮输出齿轮逡逑灥逡逑I邋.:蘑I悐媟逡逑图2-1负载制动组件结构图逡逑负载在输出齿轮上产生顺时针力矩(从右向左看),通过棘轮/棘爪产生轴向力,使刹逡逑车盘的动盘、静盘压紧,产生静制动力矩,棘轮/棘爪产生的轴向力与负载力矩成比例,逡逑刹车盘产生的制动力矩也与负载力矩成比例。为了使输出齿轮保持静止,静制动力矩应逡逑大于负载力矩。逡逑要使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需在输入齿轮上施加顺时针方向的驱动力矩,当驱动逡逑力矩与负载力矩之和大于静制动力矩时,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动盘转动、静盘静止,逡逑动盘、静盘之间产生动制动力矩。负载顺着重力方向运动过程中,如果卸掉施加在输入逡逑齿轮上的驱动力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亮;;直升机绞车的发展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2 李喜东;邓广龙;朱明清;;信号隔离器在控制系统中的选择与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3年04期
3 肖永清;;谈工业控制电气伺服驱动技术及其发展[J];机床电器;2012年05期
4 王进峰;;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抑制[J];水泥工程;2012年01期
5 殷宝麟;于影;龙泽明;郭士清;;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10期
6 杨国锐;路鑫;;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在采煤机上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2期
7 宋坤坡;夏顺仁;徐清;;考虑小波系数相关性的超声图像降噪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1期
8 国栋;张竞博;吴汉华;;地面站驱动单元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0年04期
9 夏麟;姚潇;;一种改进的基于贝叶斯阈值萎缩去噪算法[J];福建电脑;2007年12期
10 张文军;郭海松;;直升机电动绞车测试系统的研制[J];航空制造技术;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瑞明;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丽媛;基于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设计[D];东华大学;2013年
2 齐翠丽;基于小波阈值法和模极大值法的语音去噪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丁辉;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实现及其速度环非线性控制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徐清;高精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文;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去噪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于平;交流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吴勇;基于小波的信号去噪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景国;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远程网络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7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