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小卫星编队的聚光操控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448.2
【图文】:
a) TacSat-2 b) TacSat-3 c) TacSat-4图 1.1 战术卫星快速响应空间项目是美军在空间战术应用上的最早开展的项目之一,虽然在前期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各方对项目认识的不一致、卫星在轨时长与作战需求的不匹配以及在卫星发射上的短板导致目前该项目的经费逐步缩减。但是随着在 ORS 项目进行中发展起来的分离模块
图 1.2 SeeMe 项目作战支撑体系事通信领域:美军快速响应空间项目的实施验证了微小卫星进行通信和数 TacSat-4 卫星上搭载了 UHF 通信转发器,其目的是为战区提供海上浮标数频段“动中通”业务等。该卫星利用了椭圆轨道的特点,可以向指定的作战,战术目标是实现持续 4h 的不间断通讯。
图 1.3 SMDC-ONE 卫星发射了三颗该项目的升级版卫星,这 3星,升级版卫星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星座得构型保得鲁棒性更强。着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对于空间对抗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乾磊;李树荣;赵东亚;曹琪;卢松林;;考虑执行器特性的机械臂全阶滑模控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5年07期
2 刘震鑫;吉雯龙;;对美“作战响应空间”的再思考[J];装备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王青;后德龙;陈彬;董朝阳;;飞行器切换多胞系统抗干扰控制[J];宇航学报;2015年02期
4 常琳;金光;范国伟;徐开;;基于terminal滑模控制的小卫星机动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2期
5 邓立为;宋申民;陈兴林;;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及主动振动抑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6 李书成;朱保魁;;从“凤凰计划”看美国太空战战略[J];太空探索;2014年10期
7 王景泉;;美国调整军事航天器的发展策略[J];航天器工程;2014年03期
8 徐冰;;美国“提高军事作战效能的空间系统”项目最新发展[J];国际太空;2013年09期
9 铁钰嘉;杨伟;岳晓奎;;航天器姿轨耦合非线性同步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3期
10 冯永新;武金花;;基于STK的小卫星编队飞行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海龙;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耦合二阶滑模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许剑;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样机的研制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任迪;三轴气浮台气体球轴承静态特性及涡流力矩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朱彦伟;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兆魁;分布式卫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张玉锟;卫星编队飞行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志军;五自由度模拟器关键机械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叶源;利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技术制备太阳能高反射率薄膜材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志远;基于皮卫星的卫星动量轮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姜洋;五自由度气浮仿真平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梁树甜;小卫星编队的队形捕获和保持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琳;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抖振抑制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吴霞;小卫星编队飞行队形控制与仿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本文编号:2773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7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