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作用飞轮电机力矩控制与分配策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48.22
【图文】:
三轴姿态控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健;刘昆;冯昱澍;;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高精度力矩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包晗;武俊峰;吴一辉;;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研究[J];微电机;2014年12期
3 全春楼;宁蜀悦;;一种新型反作用飞轮的设计与仿真[J];航天制造技术;2017年05期
4 金梁;;三轴稳定卫星斜装反作用飞轮控制器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5 王洁琼;房建成;刘刚;;高精度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1期
6 韩邦成;张姝娜;房建成;赵丽滨;;磁悬浮反作用飞轮系统模态分析及试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3期
7 周兆勇;漆亚梅;孔翔;李铁才;;卫星反作用飞轮总线化驱动及可重构性[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8 房建成;王志强;刘刚;;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非线性协同控制方法[J];航空学报;2009年10期
9 朱娜;刘刚;王志强;;一种基于多霍尔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方法[J];航天控制;2010年04期
10 何琳琳;窦满锋;;高空气球吊篮方位控制系统的反作用飞轮控制模式[J];微特电机;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林世昌;;气象卫星反作用飞轮整机的电子束焊接——兼三论影响电子束焊接质量的工艺因素[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周新秀;房建成;刘刚;;磁悬浮反作用飞轮低速高精度控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金磊;徐世杰;;利用变惯量反作用飞轮的小卫星快速姿态机动控制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武俊峰;李胤;王辉;;小卫星用飞轮电机端面漏磁产生的涡流损耗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13年空间光学与机电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霞;反作用飞轮非理想电磁力矩抑制及其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罗青;航天器飞轮系统微振动特性及隔振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韩宇;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的航天器姿态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悦;双反作用飞轮电机力矩控制与分配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包晗;反作用飞轮的可靠性分析及容错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张众正;批量反作用飞轮的力矩优化分配策略与容错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赵万良;高精度高稳定度反作用飞轮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段晨阳;小卫星反作用飞轮与磁力矩器联合姿态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张平;反作用飞轮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马星宇;基于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龚铁裕;反作用飞轮控制方案及其稀土永磁电机变结构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朱红柳;飞轮电机的电磁场分析与力矩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振;轮式跳跃机器人设计及其弹跳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7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