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高力能密度电机的航空主驱动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07:07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支持,电动飞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研究机构设计和开发了混合动力电动飞机和全电式电动飞机,完成试飞实验并逐步加以推广。对于全电式电动飞机,主驱动系统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是电动飞机的“心脏”和“大脑”。电动飞机要求主驱动系统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容错能力高、续航能力久和爬升输出转矩大,因此如何设计和开发出高性能的航空主驱动系统是研究关键之所在。首先,本文根据动力系统结构特点,给出电动飞机主驱动系统六种结构,重点分析了全电式的拓扑结构。为提高主驱动系统的轻量化程度,分别解析了高性能主驱动电机和逆变器的设计特点。对全电飞机的飞行过程简要分析,给出实际飞行环境下的物理特性。完成了全电飞机主驱动系统的初步设计和基本功能分析。其次,对于电动飞机主驱动电机,给出力能密度概念和分析了提高力能密度的方法,基于常规方法对永磁电机的主要尺寸、永磁体、绕组等初步设计。依次完成高力能密度永磁电机的铁芯损耗、绕组铜损耗和机械损耗分析,重点分析了考虑逆变器谐波的铁耗计算,研究了不同电机尺寸对铁耗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完成主驱动永磁电机的电磁仿真分析;利用遗传算法,对初步电磁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温度场和传热学基本理论,给出永磁电机电磁-温度单边耦合、双边耦合基本求解过程和两种数值求解思路,对电动飞机主驱动永磁电机进行初步的电磁-温度仿真分析。然后,建立永磁电机控制数学模型,给出总体控制控制策略。完成坐标变换理论推导;重点分析了7段式SVPWM技术原理,给出电压空间矢量六个扇区开关动作顺序和作用时间;基于矢量控制理论,完成基于SVPWM技术的永磁电机矢量控制仿真分析。给出电动飞机主驱动逆变器电路如智能功率模块、控制驱动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检测模块的硬件原理图,利用旋转变压器完成了电动飞机主驱动电机的速度实时监测。完成电动飞机主驱动逆变器软件流程图,包括控制主程序和中断子程序的设计。最后,完成全电式飞机主驱动高力能密度永磁电机研制,该电机额定力能密度指标为8.96kW·N·m/kg~2,最大的力能密度指标为15.9 kW·N·m/kg~2。阐述两种航空主驱动系统测试平台,给出反电势测量方法和永磁电机带螺旋桨实验方法。完成航空主驱动电机的实验数据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验数据证明,所研制的航空主驱动永磁电机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阁;杜光辉;王天煜;王凤翔;Wenping CAO;王大朋;;1.12MW高速永磁电机多物理场综合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2期

2 张炳义;王森;冯桂宏;;全电无人机主推进直驱永磁电动机热负荷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05期

3 周忠凯;路尚书;石志学;邢伯阳;;IGCT三电平SVPWM算法关键技术仿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5年03期

4 项松;王吉;张利国;佟胜喜;吴江;刘远强;;一种高效率螺旋桨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01期

5 王晓远;贾珍珍;高鹏;;外转子轮毂电机电磁场-温度场的耦合求解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10期

6 程明;张淦;花为;;定子永磁型无刷电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7 罗腾腾;;某型飞机复合材料后机身闪电防护设计及应用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4年03期

8 张凤阁;杜光辉;王天煜;CAO Wen-ping;;基于多物理场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护套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4年06期

9 张炳义;王森;冯桂宏;;基于流固耦合的无人机主推进电机温度场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4年06期

10 李立毅;郭杨洋;曹继伟;严柏平;;高速高功率密度风洞电机磁—热特性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ZK泉;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刘成成;软磁复合材料铁芯永磁电机新型拓扑结构及优化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森;无人机主推进高力能密度永磁电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邸建忠;基于软磁复合材料的永磁同步电机铁耗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路;高压大功率GaN器件开关过程振荡问题分析及应用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郭嘉成;基于高力能密度电机的螺旋桨综合测试系统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7年

4 杨星星;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谢立军;SiC逆变器仿真研究及实验装置研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单曦;全电飞机驱动电机轻量化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尹青华;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机械应力耦合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王耀玉;全空冷高压永磁电机电磁—流体—传热多物理场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赵天旭;全电飞机驱动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唐俊;全电飞机用五相PMSM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9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