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动帆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42
【图文】:
类探索空间步伐的加快,我们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广阔的太阳系,甚至太阳系以外的空间探测成为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又一大课种成本低且高效稳定的空间飞行推进方式是完成这一类空间任务的首要条件。以人类从事航天事业的发展来看,航天器推进系统经历了早期的脉冲推进动机以及液体火箭发动机等)和连续小推力推进系统。相比较前者,连续小明显高于化学燃料推进系统[1]。但是伴随着飞行距离和空间任务代价的增长方式仍然难以满足深空探测的需求。于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类比冲无限大技术,如地磁帆[2]和太阳帆[3]。推进方式通过自身的结构特点,对太空中的光子或者带电粒子进行反射,实学燃料便能获得持续不断推力的目的。正是由于这种推进方式不受有限燃料可以实现包括深空探测在内几乎所有的空间飞行任务,如太阳系内行星之间系外深空探测、非开普勒轨道保持以及小行星带探测等[4]。种新兴的,主要面向深空探测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电动帆的概念首先是由芬n 在地磁帆推进技术的启发下于 2004 年提出[6],其整体构型和飞行原理如图
(a) ESTCube-1 卫星[33](b) Aalto-1 卫星[34]图 1.3 电动帆原理样机NASA 对电动帆推进技术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由美国宇航局创新先进概念项目(NIAC)提供研发基金。一期“日球层顶静电快速运输系统”(HERTS)计划,计划用于太阳风顶层探测研究[32]。2015 年,NASA 授予 Janhunen 团队第二阶段创新先进概念奖,将电动帆推进技术研究列为二期NIAC 计划的研究项目之一。如果该计划进行顺利,HERTS 电动帆航天器将于 10 到 15 年之内完成长达 100 个天文单位的空间旅行。其中,概念技术示范任务(TDM)作为 HERTS 起步测试阶段的一项关键性空间实验飞行任务,将在地球磁层外,利用两颗 6U 微小卫星释放展开总长度为 16km 的导线,用来验证电动帆航天器推进原理并监测太阳活动对太空环境的影响,该概念航天器设计如图 1.4 所示[32]。
STCube-1 卫星[33](b) Aalto-1 卫图 1.3 电动帆原理样机帆推进技术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由美国宇航局创新先进概念项层顶静电快速运输系统”(HERTS)计划,计划用于太阳风顶予 Janhunen 团队第二阶段创新先进概念奖,将电动帆推进技目之一。如果该计划进行顺利,HERTS 电动帆航天器将于文单位的空间旅行。其中,概念技术示范任务(TDM)作为 HE间实验飞行任务,将在地球磁层外,利用两颗 6U 微小卫星用来验证电动帆航天器推进原理并监测太阳活动对太空环境4 所示[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庆;;关于工程力学建模的一点心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2 罗磊,莫锦秋,王石刚,蔡建国;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方法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刘明治,刘春霞;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研究[J];力学进展;2001年01期
4 孙明珠;静压引起薄壁圆筒内力的计算──兼谈力学建模[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樊瑜波;;生物力学建模及应用的几个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S1期
6 覃维献;;往复泵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机械传动;2012年03期
7 杨敏;刘克平;;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志飞;王华;赵春明;魏明;;巡飞器巡飞段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S1期
9 杨冠声;;工程力学建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06期
10 金灵;吴建勇;计时鸣;王忠飞;杨光;;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策略的研究[J];机电工程;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英;;内时力学建模思想与方法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樊瑜波;;骨肌生物力学建模及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3 吴雷;李勇;梁栋;;平流层飞艇放飞段动力学建模[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章定国;芮筱亭;;多杆空间柔性机器人递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和仿真[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章定国;芮筱亭;;多杆空间柔性机器人递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和仿真[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大林;王懋礼;;复杂结构的动力学建模[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尚国清;林立;李巍;;浮筏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研究[A];水下噪声学术论文选集(1985-2005)[C];2005年
8 刘立忠;喻俊志;王龙;;仿生机器鱼三维游动的动力学建模[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伟伟;梁清香;赵子龙;李忱;;强化学生力学建模能力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力学与实践专刊[C];2015年
10 刘英想;刘军考;陈维山;夏丹;;两关节机器鱼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德顺;几类典型生物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李文成;变体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蔡自立;平流层自治飞艇动力学建模与非线性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周计明;液固高压成形中液固相连续转变的力学建模及有限元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忠群;复杂切削条件高速铣削加工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切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汪宁陵;王棕组织多尺度结构力学建模方法及仿王棕结构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剑颖;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控制与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胡鹏翔;液体火箭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田红亮;机械结构固定结合部动力学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田红亮;机械结构固定结合部虚拟材料的动力学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恒;旋转电动帆动力学建模及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李静;基于人机闭链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设计与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3 周玲霞;螺栓结合部的动力学建模及其动态特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4 史嘉伟;合成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电—固—液耦合模拟及动力学建模[D];江苏大学;2019年
5 梁曦;多弹头分离动力学建模与偏差因素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徐伟;无阀压电微泵的电-固-液耦合模拟及动力学建模[D];江苏大学;2018年
7 谭启明;桥梁缆索检测蛇形机器人动力学建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树白;一种含V型杆的剪式可展开天线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陈汐;复合材料层合板动力学建模与振动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高希雪;基于有限元法人体肌肉生物力学建模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1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0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