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交变热载荷作用下航天热管的热应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1 15:55
   本文基于热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外表面受热冲击作用的轴对称各向同性热管的拟静态热弹性耦合模型。通过引入热弹性势函数和勒夫位移函数,将相互耦合的温度场与位移场分离为独立方程求解,采用Laplace变换与留数定理严格推导出温度场与应力场的一般形式,并结合数值仿真,图像详细展示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耦合项具有显著效应。并研究了实际工况中热膨胀系数与温度变化构成的热效应对复合材料输流热管发生屈曲失稳临界流速以及非线性振动的影响。通过热膨胀系数与温度梯度等热效应变量由矢径表示,得到矢径表示的热效应方程,其次建立了考虑热效应的弹性Bernoulli-Euler梁的失稳与振动分析的模型,先利用哈密顿原理建立偏微分控制方程,经过迦辽金截断降阶之后根据特征值法求解分叉点研究了静态后屈曲问题。其次利用谐波平衡法得到了强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同理讨论了热效应对振动的影响。通过仿真图像表明,温度与热膨胀系数的升高使输流热管更易失稳,并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明显,研究内容比不考虑温度效应的输流管动力学分析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学位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444.36
【部分图文】:

轴对称,圆柱体,内热源,柱坐标系


Trrrr ( 2 ), rr (2 ) Truruzz ( ), 0rz r z 力和内热源,则方程变为:22turrrrrr 1()()(1)(12002200rtrutTttTttTCrTrrrK ()0fT, ()0 fT, ()0 fT, ()0K KfT热弹性模型的建立管的耦合模型时,为了计算简便,将其简化为图 2.1 所构,长度为L,半径为a,沿圆柱体的轴向为柱坐标系当 t 0时,受到垂直于外表面的持续热冲击。

径向分布,径向分布,温度场


符号 参数 数值L 长度 8a 半径 1h 相对换热系数 0.202v 泊松比 0.3 耦合系数 0/0.089真,分别对耦合与非耦合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即0相当于耦合,图 2.2 至图 2.13 中显示了温度场与应耦合,实线表示非耦合,分别带入了 n=6,n=10,n并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取 n 6。 2.4 可知,在 z 5截面上,当 值较小时,温度随 值,温度随着 值增大而增大,且趋于一稳定值收敛,小时,从图上看出外部大于内部温度且两者温差较耦合与非耦合差值随着 值增大逐渐减小且趋近于重

温度场,轴向分布


温度场的轴向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银;;热管失效机理研究进展[J];金属世界;2019年02期

2 周德悟;;热管换热器的选定[J];炼油设计;1986年01期

3 许志鹏;;热管换热器管板应力分析的方法[J];河北农机;2016年12期

4 邬佑靖;;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J];能源技术;1983年04期

5 王海平;;低温热管换热器的应用[J];能源技术;1985年03期

6 姜炳庆;;热管换热器在浆纱机上应用的研究[J];能源技术;1986年04期

7 邬yP靖;;热管换热器工程设计(续完)[J];能源技术;1988年03期

8 吴克平;;热管换热器进展[J];能源技术;1988年02期

9 邬佑靖;;热管换热器工程设计(续) 第四章 热管换热器的工程设计与计算[J];能源技术;1988年02期

10 张建成;;热管换热器用于节能的经济评价方法探讨[J];能源技术;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镛镛;张支干;;热管换热器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2 杨峻;徐通明;;分离式液——气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晓杰;黄翔;武俊梅;郑久军;;空调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4 孙文超;钱荣华;;自然能利用热管空调[A];2017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C];2017年

5 韩建勋;朱正平;;热管换热器等在碳酸镁干燥中的节能降耗运用[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琳江;翟笃棉;韩超灵;;中温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过程与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业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7 吕金奎;赵献锋;;热管换热器在邯钢高炉煤气锅炉上的应用[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世梅;王彦平;周景民;;小型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中应用的设计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9 王福兴;金岩;刘云;张勇;冀铎;;焦化用轴向热管换热器升级为径向热管式给水预热装置的应用实例[A];2013年干熄焦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琳;肖国锋;;通信基站用热管换热器与空调联动的节能效果研究[A];2016年全国铁道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延辉;复合式热管换热器提高热效率[N];中国化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煜;热管生物反应器的传递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孙世梅;高温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及结构优化模拟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军;热管技术在化学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孙志坚;电子器件回路型热管散热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袁达忠;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与耦合传热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柴本银;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及其在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俊;重力热管在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2 蔡苏;交变热载荷作用下航天热管的热应力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沈晶晶;超算集群CPU重力热管散热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冯乾;阳煤集团某煤矿热管治理煤矸石山自燃技术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5 曹宵瑜;环形流热管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6 何海霞;分离型热管在石油化工节能及热力热排散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7 林圣尧;热管流化床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8 刘啸东;基于碳钢-氟塑料复合热管技术的烟气消白烟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9 杨海;耦合热管的圆柱形封装相变胶囊蓄放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10 于琦;二氧化碳低温热管传热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09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09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