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电气特性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17:50
   多电飞机是未来飞机工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多电飞机起落架中,传统的液压收放系统将会逐步被多电收放系统所取代。基于飞机制造业目前对未来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方案仍未达成共识的背景,针对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方案和收放故障的电气特性研究对于未来我国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设计和改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未来多电飞机的最佳起落架收放方案、该方案在由电源故障导致的输入电压大扰动下的稳定性以及收放系统自身典型故障的电气特性。首先,分别研究了分布式液压收放系统、电动静液式收放系统和机电作动式收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故障树分析。通过比较这些系统的特性,确定机电作动式起落架收放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定实验室工程项目中的主起落架BRW-1收放系统为参考对象,利用复杂系统仿真软件AMEsim对BRW-1收放系统进行仿真,确定了机电作动式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电机功率。结合多电飞机对电机的要求与不同电机的具体特性,确定了电机类型为无刷直流电机,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建模。其次,通过对飞机电源系统自身特性和闭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的负载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加入双级LC滤波器的方法来增强直流负载系统在由电源故障导致的输入电压大扰动下的稳定性。利用Brayton-moser定理对带有双级LC滤波器的直流负载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系统在大扰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判据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验证。最后,对机电作动式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电机和齿轮箱故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电机和齿轮箱的故障模式注入到电机模型中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得到故障的电气特性。通过对这些故障的电气表征形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得到故障的诊断依据。这些对收放故障电气特性的研究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有助于加快未来多电飞机起落架设计与改装进度,减少研发成本。
【学位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67
【部分图文】:

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电气特性仿真研究


BRW-1结构

收放作动筒,仿真曲线,受力,过程


这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在起飞期间,飞机的加速度相当大,因此如果收够快,则可能超过最大带起落架速度,对飞行安全不利。参考现役主流民航飞架收放参数,设定 BRW-1 收起时间不超过 18s,放下时间不超过 15s,收起角 度。对 BRW-1 收放系统物理模型进行仿真,可得到 BRW-1 收放作动筒的受力度曲线分别如图 3-4 和图 3-5 所示。由图 3-4 与图 3-5 可知,BRW-1 在 17.6s 处,在 21s 处开始放下,于 34.9s 处完全放下,满足设定要求。当 BRW-1 完全收在收放作动筒上的力会剧烈震荡,随后归于定值;收放作动筒的速度在剧烈震,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图 3-4 与图 3-5 中的内容,结合 AMEsim 计算模块,收起功率进行计算,可得起落架的收起功率为 4217W,在仿真中不考虑液压油压油传输生热等耗能。由于机电作动系统中传动系统中的齿轮和丝杠等部件均定的能量损耗,同时电机应具有功率余度,将机电作动式起落架收放系统中的出功率设定为 6000W。

收放作动筒,仿真曲线,过程


图 3-5 BRW-1 收放作动筒收放过程速度仿真曲线 机电作动收放系统的电机选择在机电作动起落架收放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电机不光在在结构、体积和功率密差异,甚至在作动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表现的电气特性也有所不同。要对由机电作动的起落架收放故障电气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系统中的电机类型。用飞机常使用由有效值为 115V,频率为 400Hz 的交流电驱动的感应电动机 直流电驱动的有刷电动机[31]。对于交流感应电机而言,转差和转子电阻对于至关重要,所以它本质上是低效的。有刷直流电机不可靠且需要密集维护,电花和电磁干扰问题限制了它在某些领域内的使用。采用 270V 高压直流电力可流电动机的功率密度,但也会使其电气接触火花和电磁干扰问题更为严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几种新型电机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它们在功率密度和效率传统的交流或直流电机。本文将目前可待选择的先进电机及其特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广祺;;浅谈飞机起落架用材的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9年01期

2 马晨璐;;飞机起落架市场增长分析及预测[J];中国钛业;2018年02期

3 杨柯;牛梦超;田家龙;王威;;新一代飞机起落架用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研究[J];金属学报;2018年11期

4 傅莉;钟琳;刘昕;席剑辉;;基于滑模控制的某型起落架落震联合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年05期

5 董骥;董锁利;;飞机起落架控制系统传感器质量控制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7年04期

6 张昌明;郭昌盛;王军利;冯博琳;陈纯;黄海清;;某型飞机起落架高能筒检测装置及试验分析[J];机械设计;2017年07期

7 陈永新;;飞机起落架系统简介[J];大众科技;2014年06期

8 冯全磊;孙继勇;李田囡;吴林;;三维协同设计方法在飞机起落架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Z2期

9 黄迦乐;;“巴斯比宝贝”成功学[J];足球俱乐部;2017年02期

10 曹景涛;;飞机起落架载荷实测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晶;朱凯;邵绪分;窦作勇;陈志川;尹冬霞;;某飞机起落架护板接头裂纹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崔俊华;聂宏;张明;柳刚;龙双丽;;舰载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设计与优化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张少贤;张君;邓江华;尚辉;;飞机起落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4 吴卫国;贾腾;孙建桥;;飞机起落架非线性响应有限元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5 崔阳;孙淑华;徐丹;彭志军;;某型飞机起落架落震动力学仿真[A];江西省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小辉;聂宏;刘晓民;;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飞机起落架落震仿真分析[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7 刘天琦;;飞机起落架用材发展[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瑞;李志;王春旭;由广军;;飞机起落架用300M钢熔炼、开坯技术[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隋福成;王成波;姚念奎;杜金柱;;飞机起落架延长使用寿命研究的新途径[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颖哲;林大楷;;民用飞机起落架模型气动噪声数值模拟研究[A];2016年度全国气动声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华 通讯员 李妮;工匠精神打磨国产飞机起落架[N];长沙晚报;2017年

2 张利华;中航起新型飞机起落架首架交付[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刘双双;湖南将建世界一流飞机起落架专业化产业基地[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4 严伟明;宝钢研制成功大型飞机起落架用钢及钛合金结构用钢[N];中国工业报;2008年

5 王萃红;第一架运八飞机起落架诞生记[N];中国航空报;2001年

6 通讯员 吴加舜;沈飞“LSA162飞机起落架国产化及改进”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航空报;2014年

7 王萃红;刘国刚;高挂“云帆”求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2年

8 冯青;1.58亿大飞机配套项目落户西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秋心;中航起专业化整合成果显著[N];中国航空报;2008年

10 陈永新 彭世冲;AG600飞机起落架,国内最高单支柱起落架[N];中国航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小辉;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史友进;大柔性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维贵;FMECA和FTA在某型飞机起落架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2 纪筱哲;多电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电气特性仿真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3 刘贵;基于磁流变阻尼的飞机起落架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何文锐;民用飞机起落架内筒表面维修工艺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5 刚立;飞机起落架着陆加速度与应力监测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6 张磊;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飞机起落架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7 于漪丁;小型磁流变飞机起落架建模与缓冲控制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徐迁安;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张祥;小型飞机起落架电动转变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郑锋;飞机起落架专业化发展方案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2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22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