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LYSO晶体及快塑料闪烁体组合探测技术

发布时间:2020-10-24 15:37
   中子探测是空间辐射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子对航天活动有重要影响,在临界空间、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都必须对中子进行探测。中子和次级中子对执行任务的飞行器及其电子器件、宇航员造成的损害不可忽视,对空间中子进行研究与探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空间环境是一个混合辐射场,测量条件也比较复杂,单一的中子探测器由于功能有限而较少采用。为了对中子进行更准确的探测和鉴别,往往需要采用组合方式的中子探测器。本文以空间辐射探测为目的,开展了空间中子探测和鉴别的工作。搭建了两种不同材质的探测器单元,LYSO晶体探测器单元和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单元,将其进行组合测试,采用符合测量技术结合能量关联和时间关联对探测器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探测器单元进行设计与调试。基于能量分辨率和光收集效率等性能指标要求,研制了LYSO晶体探测器单元和快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单元。使用~(60)Co和~(22)Na标准γ源对探测器单元进行能量刻度,通过测试得到LYSO晶体对511KeV光子的能量分辨率达15.9%,是闪烁性能非常优异的γ射线探测器材料。其次,将LYSO和快塑料探测器单元进行组合,可以构成快慢闪烁体探测器进行探测。该组合探测器在地面情况下通过符合技术可以测得β谱,通过反符合技术可以测得中子谱。通过符合时间窗筛选出真事件,再对组合探测器进行能量关联选择,得到低能端和高能端的电子能谱,由此得到较完整的β衰变谱,相较于标准β衰变谱,高能段符合较好。再模拟空间带电粒子环境对组合探测器测试,根据反符合测量原理对快塑料探测单元进行反符合时间开窗,得到的中子能谱与中子标准能谱符合较好,组合探测器反符合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带电粒子的干扰,有效提高了中子探测的可靠性。最后,将两个塑料探测器单元进行组合构成符合关联测量系统,在D-T中子发生器上进行调试。先通过脉冲波形甄别法初步筛选出粒子,再对两个探测器单元记录的真事件进行进一步γ-n时间关联。前端探测器选择γ事件,后端探测器选择中子事件,γ事件作为飞行起始时间,n事件作为飞行终止时间。通过对组合探测器进行多重关联时间选择,得到粒子飞行时间谱,达到n/γ鉴别的目的。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520.6;V419
【部分图文】:

γ射线,靶原子,序数,概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线而言,它的作用方式大致有三种: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以及电与光电效应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较单一,因此探测γ射线时应尽料作为探测器。γ射线和物质之间都有一定的概率发生这三种作用在,通常用截面σ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发生的概率。图 2.1 为三种主互作用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情况,γ射线发生这三种效应的概率大

示意图,光电效应,原理,示意图


图 2.1γ射线发生作用概率与光子能量和靶原子序数关系效应应本质是γ光子与靶物质原子相互作用并将其所有能量都转移给原子壳γ光子消失,这些得到能量的电子克服结合能变成光电子。计算光电子iE = hυ Ee 为入射的γ光子的能量,Ei 为第 i 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由光电子能量的能量高于电子所处壳层电离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俄歇电子的发射[9],整个作用过程如图 2.2。

示意图,康普顿效应,示意图,原子序数


LYSO 晶体及快塑料闪烁体组合探测技术计算可知,kσ 正比于 Z5,即靶物质原子序数越大,大。因此,为了提高探测效率,通常选用原子序数高为康普顿散射,入射的γ光子和靶原子的核外电子发并改变运动轨迹,同时电子获得光子损失的能量并挣效应发生在内层电子并且光子本身消失不同,康普顿分能量,其作用过程如图 2.3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恭富;杜树标;李进;姚飞;;基于大面积复合闪烁体的α、β射线甄别电路设计[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2 皮本松;魏志勇;王振;谭晓明;朱庆伟;余俊豪;;双端输出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符合关联测试[J];核技术;2017年01期

3 楼建玲;王晓添;许金艳;;位置灵敏塑料闪烁体谱仪[J];大学物理;2017年09期

4 林娜;任文省;江婷;高博;付军;赵一英;;无机闪烁体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7年09期

5 朱永昌;;锂-6玻璃闪烁体[J];中国建材;2016年11期

6 姜荣涛;谷铁男;张燕;刘明健;段再煜;;用于复合闪烁体的α、β脉冲甄别电路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7期

7 刘明健;姜荣涛;张燕;段再煜;谷铁男;;α、β复合闪烁体厚度与探测效率的关系[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3期

8 高鑫;白雪宁;陈宜保;何元金;;LaCl_3:Ce~(3+)闪烁体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2期

9 刘波,施朝淑;医用闪烁体进展[J];科学通报;2002年01期

10 刘波,施朝淑,周东方;新型闪烁体的辐照效应[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冠鹰;气体闪烁体光学方法测量中子能谱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2 朱永昌;热中子探测玻璃闪烁体的制备及其核物理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3 李严严;靶堆耦合零功率装置中子学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王志芳;稀土离子掺杂的氧化物与含氧酸盐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吕绮雯;宇宙线测试平台研制与核碰撞中涨落现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陈立;基于Phoswich的强β-γ混合场粒子甄别及能谱测量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7 钱祥利;地下MUON探测器和表面闪烁体探测器的复合探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HAMAD HAIDAR;基于MCNP模拟和实验的1×1英寸的LaBr3(Ce)闪烁体探测器的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2 范义奎;基于高压~4He气体闪烁体的中子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3 唐文;基于光子晶体技术的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4 陈明;LYSO晶体及快塑料闪烁体组合探测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5 刘猛;有机闪烁体表面敷锂化物的俘获门控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赵兵;CEPC闪烁体-钨电磁量能器闪烁体单元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7 黄畅;用于CSNS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的闪烁体探测器性能研究及改进[D];兰州大学;2019年

8 王涛;常见无机闪烁体发光衰减时间测量装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9 程昌浩;基于闪烁体核探测器信号特征分类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10 王君辉;组织等效性辐射发光闪烁体材料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4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54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