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机飞控系统试飞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17
【部分图文】:
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后果严重度。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ation,ICAO)以及美国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欧EuropeanAviation SafetyAgency,EASA)、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AviationAdmia,CAAC)均颁发了规章条款、咨询通告(Advisory Circular,AC)、适航指令系统试飞过程中应满足的安全要求。根据适航规章 CCAR21《民用产品和零部件》的要求,在型号合格审定期间,申请人要通过符合性验证试验来表明并证实产用的适航要求,并且需要向适航部门演示这种符合性。而 FAR/CCAR/CS25.130咨询通告也规定了飞机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要求[3,4,5]。SAEARP4754/4761 等标准提合性验证方法[6,7]。图 1.1 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民机 C919 正处于密集研发试飞阶段。随着我国民机试飞的风险控制也愈发重要。由于我国民机研发相对发达国家较晚,我国在试飞缺乏,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在适航验证、探索性和原理性试飞、试飞体系以及试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飞控系统飞行试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这飞安全。因此,如何在试飞过程中识别影响飞控系统试飞安全的风险因素,建立法,并制定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 5.6 G650 试飞事故图 基于故障树的试飞风险评估实例据航空专家给出的建议以及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NTSB)对此次事故的调查分析,以“试验机失控坠毁”作为顶事件,从各个方飞事故的因素,可以建立如图 5.7 所示的故障树,其中各个事件的定义如表 5.3 所TB1 B2 B3A1 A2 A3 A4 A5 A6A7 A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5.5 底事件概率重要度概率重要度 事件 概率重要度 事件 概率重要度 事件 0.19 A30.21 A50.52 A70.23 A40.44 A60.11 A8于贝叶斯网络的试飞风险评估实例 5.7 的故障树转换为飞控系统试飞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首先将故障件(A1、A2、A3、A4、A5、A6、A7、A8)对应转换为贝叶斯网络中的根节点验概率赋值给贝叶斯网络中对应的根节点作为它的先验概率,并按照图 5.4转换方法,将故障树输出事件转换为贝叶斯网络的中间节点,连接节点的有树中输入/输出关系相对应。利用 GeNIe 软件,构建试飞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民;张新珂;冯军克;曾柯;;某型飞机飞控系统自检不通过故障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9年06期
2 房峰;;民用飞机电传飞控系统的需求定义与确认研究[J];科技风;2019年33期
3 李永林;董新民;王瑛;张婷;;飞控系统及其故障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与仿真平台开发[J];机床与液压;2018年07期
4 张冰凌;;基于适航性的某客机飞控系统概念设计流程[J];飞机设计;2016年06期
5 郭腾飞;王越之;;一种基于模型对比的飞控系统稳定裕度试验方案[J];科技视界;2017年04期
6 唐志帅;刘兴华;盛伟强;吴志琪;;民用飞机飞控系统传感器信号表决设计[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7年02期
7 谭茹;姚志超;;民用飞机飞控系统需求确认方法研究[J];软件导刊;2017年06期
8 吴志琪;;数字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信号注入/修改方案设计[J];科技视界;2017年05期
9 盛伟强;;飞控系统集中供电装置的备份电源分析[J];科技视界;2017年05期
10 史国荣;;民机飞控系统数字总线应用分析[J];现代导航;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敏;基于风洞的飞控系统全实物试验技术初步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2 黄宜军;小波神经网络及其在飞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徐新立;基于智能自适应的SUAV飞控系统重构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4 高同跃;超小型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及自主滞空飞行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5 刘剑慰;基于模型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王西超;飞行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顶层建模与模型集成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刘兴华;飞行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傅健;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飞控系统鲁棒滑模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张怡哲;火力/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综合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袁燎原;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容错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民机飞控系统试飞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薛磊;民用飞机阵风减缓控制及飞控系统集成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王永振;小型无人机飞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
4 朱锐;小型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张聂;变翼无人机飞控系统及姿态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6 王璘钰;虚拟飞控系统通信中间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璟;飞控系统故障影响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
8 刘博;民航客机飞控系统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9 许金龙;基于可靠性数据的飞机飞控系统维修间隔优化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10 杨坤;基于虚拟技术的飞控系统试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88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