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圆柱直齿轮副动力学关键激励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22:21
  圆柱直齿轮副是直升机主传动系统中最常用的齿轮传动形式之一,由于其具有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紧凑等特点,在直升机主减速器、飞附和发附的各种传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圆柱直齿轮副和机匣耦合后的动力学关键激励难以确定,会导致系统振动噪声和结构失效。因此,对其进行关键激励精确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圆柱直齿轮副动力学关键激励精确计算方法及试验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计算方法研究、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等效试验研究、考虑衰减的圆柱直齿轮副啮合冲击计算方法研究、考虑衰减的圆柱直齿轮副啮合冲击等效试验验证。在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计算方法的研究中,推导了的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计算方法;获得了基本参数对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热弹耦合接触的圆柱直齿轮副边界条件和稳态温度场,提出了热弹耦合接触的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齿轮基本参数对考虑热弹耦合接触的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影响规律。在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等效试验研究中,制定基于静态加载的圆柱直齿轮副准静态传递误差等效验证试验方案;开展试...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圆柱直齿轮副动力学关键激励计算方法研究


模数对准静态传递误差的影响

曲线,压力角,圆柱直齿轮,左移


图 2 5 压力角对准静态传递误差的影响,相同工况下,随着压力角的增大,曲线左移且幅渐减小。准静态传递误差的影响分析中,采用表 2.1 和表 2.2持从动轮齿数不变,增大主动轮齿数;保持主动轮和从动轮齿数同时按一定数值增加;数不变,改变主动轮齿数时,分别取主动轮为 20、传递误差影响研究。采用第二章第二节计算方法,

静态传递误差,主动轮,齿数,从动轮


图 2.6 主动轮齿数对准静态传递误差的影响,相同工况下,随着主动轮齿数的增大而实现的传动线左移,但幅值几乎不变,即主动轮齿数对准静态传数不变,改变从动轮齿数,即:分别取从动轮为 66、态传递误差影响研究。分析中,采用第二章第二节计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星轮双排均布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冲击特性分析[J]. 张标,程龙超,徐瑞.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04)
[2]基于光电编码器的齿轮动态传递误差测量系统[J]. 梁志豪,赵克刚,刘延伟,叶杰.  机械传动. 2018(06)
[3]齿轮传递误差试验台的研究与开发[J]. 王瑞欣,刘红旗,张敬彩,程曼,封楠.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8(02)
[4]不同加载工况下的齿轮啮合冲击应力分析[J]. 张宇白,王琳.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03)
[5]轮齿修形对斜齿轮传递误差影响的比较性分析[J]. 汪建,张俊.  振动与冲击. 2018(02)
[6]齿轮传动啮合接触冲击分析[J]. 杨建宏.  内燃机与配件. 2017(07)
[7]风电齿轮箱传动误差分析及振动噪声预估[J]. 刘文,刘君,林腾蛟,吕和生.  重庆大学学报. 2017(03)
[8]风电行星轮系多间隙啮合冲击非线性建模与分析[J].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陈宇翔.  太阳能学报. 2016(12)
[9]基于Pro/E和LS-DYNA的齿轮线外啮合冲击研究[J]. 佟操,孙志礼,冯真,贾宁.  机械与电子. 2014(06)
[10]齿轮系统随机振动及其传动误差的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J]. 王倩倩,张义民,张振先,蒋跃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

博士论文
[1]非等模数非等压力角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 叶福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2]高速齿轮传动轮齿的温度模拟及过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D]. 龙慧.重庆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热分析的齿轮传递误差的计算和共振可靠性分析[D]. 陈方昭.东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00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900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