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变速传动摩擦离合器及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04:00
变转速传动系统作为未来直升机传动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其内部结构复杂,激励成分较多,动态响应较难评估。本文以某型变转速直升机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核心部件湿式离合器进行了摩擦转矩特性分析;其次研究了系统接合过程中离合器摩擦抖振现象;最后建立了某型变转速直升机传动系统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变转速直升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内容:根据湿式离合器接合特点,建立了不同接合阶段的相应接触模型;根据离合器承载力和摩擦转矩计算模型,推导出了油膜厚度、相对转速、摩擦转矩以及滑摩功率的计算公式;仿真分析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转矩响应特性,并研究了接合压力、润滑油粘度、渗透性以及转动惯量对摩擦转矩和滑摩功率的影响。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系统的等效扭转振动模型,引入Stribeck摩擦系数和Karnopp摩擦转矩计算模型,推导出了湿式离合器接合前后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李亚普诺夫第一近似理论,获得了湿式离合器摩擦抖振发生的临界条件;通过仿真分析了摩擦系数、离合器接合参数、轴系参数以及接合油压对离合器接合稳定性的影响。参考国外两级变速传动构...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双星惰轮齿轮结构
统的均载特性。b)双定轴星型齿轮变速构型如图 1.3 所示,变速构型中采用摩擦离合器和超越离合器,实现高低速输出。当摩擦离合器接合时,动力经太阳轮 1 和摩擦离合器直接到输出轴,实现系统高速旋转;当摩擦离合器脱开时,动力从太阳轮 1 经星型轮 2 到齿圈 3,再经星型轮 4 和齿圈 5 到达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自动接合,将动力传输至输出轴,系统转速经一系列减速后实现低速输出。图 1.3 双定轴星型齿轮变速构型与图 1.2 中双星惰轮变速构型相比
某型变转速直升机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6如图 1.4 可知,当摩擦离合器接合时,动力经太阳轮 1 和摩擦离合器直接到输出轴,实现系统高速旋转;当摩擦离合器脱离时,动力依次沿太阳轮 1、星型轮 2、齿圈 3、面齿轮 4、直齿轮 5、面齿轮 6 和超越离合器到达输出轴,实现低速输出。构型中将面齿轮 4 设计为惰轮,实现系统高、低速输出转向相同。图 1.4 定轴星型-面齿轮变速构型图 1.4 构型是在图 1.3 构型基础上的变形,采用面齿轮替换图 1.3 构型中第二级的定轴星型齿轮。因为面齿轮输入输出轴同轴安装,因此结构更为紧凑,换向更加平稳。该构型除具备构型 3 的缺点外
本文编号:2900682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双星惰轮齿轮结构
统的均载特性。b)双定轴星型齿轮变速构型如图 1.3 所示,变速构型中采用摩擦离合器和超越离合器,实现高低速输出。当摩擦离合器接合时,动力经太阳轮 1 和摩擦离合器直接到输出轴,实现系统高速旋转;当摩擦离合器脱开时,动力从太阳轮 1 经星型轮 2 到齿圈 3,再经星型轮 4 和齿圈 5 到达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自动接合,将动力传输至输出轴,系统转速经一系列减速后实现低速输出。图 1.3 双定轴星型齿轮变速构型与图 1.2 中双星惰轮变速构型相比
某型变转速直升机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6如图 1.4 可知,当摩擦离合器接合时,动力经太阳轮 1 和摩擦离合器直接到输出轴,实现系统高速旋转;当摩擦离合器脱离时,动力依次沿太阳轮 1、星型轮 2、齿圈 3、面齿轮 4、直齿轮 5、面齿轮 6 和超越离合器到达输出轴,实现低速输出。构型中将面齿轮 4 设计为惰轮,实现系统高、低速输出转向相同。图 1.4 定轴星型-面齿轮变速构型图 1.4 构型是在图 1.3 构型基础上的变形,采用面齿轮替换图 1.3 构型中第二级的定轴星型齿轮。因为面齿轮输入输出轴同轴安装,因此结构更为紧凑,换向更加平稳。该构型除具备构型 3 的缺点外
本文编号:2900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90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