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蠼螋后翅折展机理的空间展开机构设计及其折展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22:13
空间可展太阳帆板是航天器主要的供电设备,发射前收拢固定于运载工具的有效载荷舱内,入轨后受控展开并获得较大的工作面。本文基于革翅目昆虫蠼螋中翅机构设计了一种展开形式新颖的空间可展机构,并将此机构应用在太阳帆板的展开上。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蠼螋后翅的形态学特征和展开机理,探究了中翅机构在后翅折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的,将中翅机构抽象为空间四杆机构并转化为厚板折叠机构。2.基于全新的厚板折纸理论模型,解决了厚板展开过程中的相互干涉问题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厚面板折叠机构。3.利用ADAMS软件对太阳帆板刚柔耦合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太阳帆板在展开过程中的运动特性。仿真结果揭示了太阳帆板展开的振动情况,为帆板后期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4.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太阳帆板模型在展开收拢两种状态下的模态特性,得到了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其展开一阶频率为23.43 HZ,大于设计值0.3HZ,因此可以避免与星体发生共振。5.制作了可展太阳帆板样机,并对帆板进行了振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值与仿真结果差距较小,结果可信。最后,对现有的地面微重力模拟平台进行了比较,设计了一种适合此展开机构的地...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张拉结构
故具有相对高的刚度和强度,但同时也具有关节多、间隙大、辅助展收结构重等缺点。图 1.4 为国际空间站(ISS)上使用的 FAST 桁架伸展臂结构。盘绕式伸展臂作为一种格柱状桁架的线性展开装置,最初由 Astro Research 公司开发,现广泛应用于太阳翼、太阳帆、空间站等航天器。尽管其构造形式不近相同,依展开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自由展开、拉索展开和螺母展开。
图 1.4 FAST 构型图(4) 可展开天线空间可展开天线的种类繁多,按照结构体系可分为单元构架式、肋类支承式等可展结构形式。单元构架式天线是由多个相似的模块构成,结构拓扑容易,可适应不同口径尺寸的天线要求,安装和调试时间短,加工成本低[10]。如图 1.5,2006 年日本空间发展局(NASDA)研制了两架直径近 20 米的构架式可展开卫星天线,并通过工程实验卫星 ETS-VIII 发射进入太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机构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J]. 从强,罗敏,李伟杰. 载人航天. 2016(01)
[2]典型昆虫翅膀表面微观结构功能的探讨[J]. 弯艳玲,廉中旭,丛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3]载人低重力模拟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 刘巍,张磊,赵维.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2(06)
[4]蜂窝夹层板力学等效方法对比研究[J]. 李贤冰,温激鸿,郁殿龙,温熙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2(S1)
[5]空间折叠薄膜管的充气展开动力学实验研究[J]. 卫剑征,谭惠丰,苗常青,赫晓东. 力学学报. 2011(01)
[6]仿生学概念及其演变[J]. 岑海堂,陈五一. 机械设计. 2007(07)
[7]仿生学发展过程的分析[J]. 刘福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8]径射状可展天线反射器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J]. 张春,王三民,袁茹.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7(04)
[9]充气太空结构及其展开模拟研究[J]. 刘晓峰,谭惠丰,杜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04)
[10]卫星结构蜂窝夹层板的等效计算[J]. 夏利娟,金咸定,汪庠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07)
本文编号:2926664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张拉结构
故具有相对高的刚度和强度,但同时也具有关节多、间隙大、辅助展收结构重等缺点。图 1.4 为国际空间站(ISS)上使用的 FAST 桁架伸展臂结构。盘绕式伸展臂作为一种格柱状桁架的线性展开装置,最初由 Astro Research 公司开发,现广泛应用于太阳翼、太阳帆、空间站等航天器。尽管其构造形式不近相同,依展开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自由展开、拉索展开和螺母展开。
图 1.4 FAST 构型图(4) 可展开天线空间可展开天线的种类繁多,按照结构体系可分为单元构架式、肋类支承式等可展结构形式。单元构架式天线是由多个相似的模块构成,结构拓扑容易,可适应不同口径尺寸的天线要求,安装和调试时间短,加工成本低[10]。如图 1.5,2006 年日本空间发展局(NASDA)研制了两架直径近 20 米的构架式可展开卫星天线,并通过工程实验卫星 ETS-VIII 发射进入太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机构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J]. 从强,罗敏,李伟杰. 载人航天. 2016(01)
[2]典型昆虫翅膀表面微观结构功能的探讨[J]. 弯艳玲,廉中旭,丛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3]载人低重力模拟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 刘巍,张磊,赵维.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2(06)
[4]蜂窝夹层板力学等效方法对比研究[J]. 李贤冰,温激鸿,郁殿龙,温熙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2(S1)
[5]空间折叠薄膜管的充气展开动力学实验研究[J]. 卫剑征,谭惠丰,苗常青,赫晓东. 力学学报. 2011(01)
[6]仿生学概念及其演变[J]. 岑海堂,陈五一. 机械设计. 2007(07)
[7]仿生学发展过程的分析[J]. 刘福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8]径射状可展天线反射器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J]. 张春,王三民,袁茹.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7(04)
[9]充气太空结构及其展开模拟研究[J]. 刘晓峰,谭惠丰,杜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04)
[10]卫星结构蜂窝夹层板的等效计算[J]. 夏利娟,金咸定,汪庠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07)
本文编号:2926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92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