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翼伞回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8 11:54
翼伞的气动力计算是研究翼伞回收系统建模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建模精度,同时考虑了翼伞充气变形和后缘下偏量的影响,通过流固耦合方法获得各个状态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辨识获得气动系数和下偏量及变形之间的量化关系,改进翼伞回收系统的六自由度模型。研究表明,考虑变形及下偏情况的翼伞不仅结构和实际翼伞类似,且获得的气动参数与风洞试验更加接近,证明新方法对于翼伞回收系统精确建模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38(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翼伞回收系统模型
1.1 气动模型
1.2 动力学模型
2 翼伞流固耦合变形
2.1 流场及结构设置
2.2 翼伞变形分析
2.3 风洞试验对比
2.4 气动参数辨识
3 仿真结果分析
3.1 后缘下偏分析
3.2 动力学仿真结果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翼伞充气过程的流固耦合方法数值仿真[J]. 张思宇,余莉,刘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6)
[2]冲压式翼伞气动性能研究[J]. 刘媛,闫建国,李明君,屈耀红. 飞行力学. 2017(03)
[3]基于CFD与最小二乘法的翼伞动力学建模[J]. 孙青林,梁炜,陶金,罗淑贞,陈增强,贺应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4]基于弱耦合的翼伞气动变形数值模拟[J]. 张春,曹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05)
本文编号:3165435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38(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翼伞回收系统模型
1.1 气动模型
1.2 动力学模型
2 翼伞流固耦合变形
2.1 流场及结构设置
2.2 翼伞变形分析
2.3 风洞试验对比
2.4 气动参数辨识
3 仿真结果分析
3.1 后缘下偏分析
3.2 动力学仿真结果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翼伞充气过程的流固耦合方法数值仿真[J]. 张思宇,余莉,刘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6)
[2]冲压式翼伞气动性能研究[J]. 刘媛,闫建国,李明君,屈耀红. 飞行力学. 2017(03)
[3]基于CFD与最小二乘法的翼伞动力学建模[J]. 孙青林,梁炜,陶金,罗淑贞,陈增强,贺应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4]基于弱耦合的翼伞气动变形数值模拟[J]. 张春,曹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05)
本文编号:3165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16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