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压对隔离段激波串结构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反压对隔离段激波串结构的影响
【摘要】:采用不同的无黏通量格式与湍流模型组合对轴对称圆截面隔离段进行了数值计算,选取与试验结果最匹配的组合研究隔离段在反压作用下的流场结构及参数特性.对不同反压下的独立隔离段模型和隔离段燃烧室模型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了隔离段反压比对其流场结构、出口参数及其中激波串形态的影响.针对该轴对称隔离段提出了其可承受的极限反压.比较了冷态均匀反压与燃烧诱导反压下的隔离段流场.结果表明:无黏通量格式与湍流模型的选择影响着激波串的形态和长度,对于隔离段数值模拟十分关键;隔离段出口参数受反压影响,出口处在激波串区域时,附近截面上静压分布的不均匀性较大,出口处在混合区时压力分布则相对更均匀,激波串发展程度影响隔离段出口压力均匀性;对于该圆截面隔离段及燃烧室,直接给定均匀的平面冷态反压所产生的激波串与燃烧反压下的激波串在结构形态和起始位置上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圆截面 激波串 隔离段 燃烧室 反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193)
【分类号】:V231
【正文快照】: 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的良好性能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理想推进装置之一.发动机由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以及尾喷管组成,没有复杂的旋转部件,结构简单,能直接从大气中获得氧气,不需要额外携带氧化剂.当前,凭借在性能、质量、经济性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超燃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培勇;陈明;邢菲;李琼;;Hyshot超燃冲压发动机的CFD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5期
2 田野;乐嘉陵;杨顺华;张弯洲;邓维鑫;;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起动点火影响的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7期
3 邢建文;肖保国;;H_2O污染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11期
4 袁化成;梁德旺;郭荣伟;李博;;反压作用下等直隔离段性能估算[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1期
5 金志光;张X元;;变后掠角+变侧压角曲面压缩的高超侧压式进气道数值仿真[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0期
6 冯锦虎;高峰;刘华;李敏剑;;反压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内流场的影响[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金亮;吴先宇;罗世彬;王振国;;隔离段反压对激波串起始位置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8年01期
8 李博;袁化成;梁德旺;;高超声速进气道等直隔离段的反压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9 梁德旺;李博;;高超声速进气道隔离段反压的前传模式及最大工作反压[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粲;邢建文;肖保国;刘伟雄;;反压对隔离段激波串结构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05期
2 史广泰;杨军虎;苗森春;王晓晖;;不同进口截面下液力透平非定常压力脉动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03期
3 田野;杨顺华;肖保国;乐嘉陵;;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燃烧室燃烧性能影响[J];宇航学报;2015年12期
4 王宏宇;高峰;李旭昌;张涵;;当量比对超声速燃烧室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5年04期
5 田野;乐嘉陵;杨顺华;肖保国;;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振荡及其控制研究[J];推进技术;2015年07期
6 史广泰;杨军虎;苗森春;李泰龙;;不同导叶数下液力透平蜗壳内压力脉动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05期
7 田野;乐嘉陵;杨顺华;邓维鑫;张弯洲;;空气节流对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结构影响研究[J];推进技术;2015年04期
8 梁金虎;王苏;张灿;张胜涛;岳连捷;范秉诚;张新宇;崔季平;;H_2O/CO_2污染对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5年03期
9 刘锬韬;袁书生;王强;;大长径比圆截面隔离段流场的数值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Jin-Hu Liang;Su Wang;Sheng-Tao Zhang;Lian-Jie Yue;Bing-Cheng Fan;Xin-Yu Zhang;Ji-Ping Cui;;The vitiation effects of water vapor and carbon dioxide on the auto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erosene[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乐嘉陵;杨顺华;张弯洲;;空气节流对超燃燃烧室流场结构与燃料混合影响的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13年01期
2 刘昊;宋文艳;罗飞腾;;污染空气对乙烯燃料超声速燃烧影响的试验[J];推进技术;2011年01期
3 邢建文;杨样;;H_2O污染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推进技术;2011年01期
4 罗飞腾;宋文艳;刘昊;;污染空气对氢燃料超声速燃烧室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0年04期
5 宋文艳;肖隐利;乐嘉陵;;电阻加热器在超声速燃烧研究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12期
6 金志光;张X元;;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9期
7 杜泉;宋文艳;李强;郑亚明;;反压气流温度及传热对隔离段激波串的影响[J];计算机仿真;2008年09期
8 金亮;吴先宇;罗世彬;王振国;;隔离段反压对激波串起始位置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8年01期
9 李博;袁化成;梁德旺;;高超声速进气道等直隔离段的反压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10 潘瑾;张X元;;可变内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自起动性能[J];推进技术;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旭昂;王成鹏;程克明;;变截面隔离段流场数值分析[J];推进技术;2008年06期
2 金亮;吴先宇;罗世彬;王振国;;隔离段反压对激波串起始位置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8年01期
3 曹学斌;张X元;高亮杰;;一种带抽吸狭缝的新型短隔离段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11年02期
4 陈植;易仕和;武宇;全鹏程;;节流方式对隔离段流场结构影响的数值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王成鹏,张X元,金志光,李念;非均匀超声来流矩形隔离段内流场实验[J];推进技术;2004年04期
6 杜泉;宋文艳;李强;郑亚明;;反压气流温度及传热对隔离段激波串的影响[J];计算机仿真;2008年09期
7 袁化成;梁德旺;郭荣伟;李博;;反压作用下等直隔离段性能估算[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1期
8 曹学斌;张X元;金志光;;带等宽度平直斜楔的非对称来流短隔离段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2期
9 曹学斌;张X元;方兴军;;非对称来流下带后掠斜楔的短隔离段实验研究[J];宇航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成鹏,张X元,杨建军;带进气道的隔离段流场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推进技术;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彬;邹建锋;郑耀;;带扩张角的隔离段流场的数值研究[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2 裘新;岳连捷;卢洪波;陈立红;张新宇;;扩张方式对隔离段流场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3 李萌;岳连捷;张新宇;;隔离段三维流场特性及入射激波对隔离段流场影响的研究[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曹学斌;张X元;;非对称来流下隔离段内激波串受迫振荡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曹学斌;张X元;;加斜楔缩短隔离段措施的一种改进[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曹学斌;张X元;;非对称来流下带抽吸狭缝的短隔离段数值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汤彬;邹建锋;郑耀;;动态进口条件下隔离段流场的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萌;岳连捷;张新宇;;隔离段三维流场特性及入射激波对隔离段流场影响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高亮杰;张X元;曹学斌;甘宁钢;;非对称来流下带粗糙度的隔离段实验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10 丁猛;李桦;范晓樯;;超音速进气道—隔离段流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学斌;矩形隔离段流动特性及控制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王成鹏;非对称来流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气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赫;隔离段流场-壁面热耦合机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何粲;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5年
3 田旭昂;变截面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王卫星;非常规隔离段流场特征与气动性能的数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高亮杰;非等直截面及复杂环境下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陈明慧;带楔板的三维隔离段设计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渊;非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邓远灏;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周淳;非均匀来流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赵阳阳;三维等直隔离段内激波串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4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