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遥感中的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2017-08-17 07:42

  本文关键词: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遥感中的应用前景


  更多相关文章: 遥感 Ⅱ类超晶格 红外探测器 应用


【摘要】:红外探测器是空间红外遥感器的核心部件,随着空间红外遥感器的发展,对红外探测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向双色或多色、均匀大面阵、低热耗、低暗电流、高量子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本文从空间红外遥感器对红外探测器的需求分析、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优点、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国内外研制现状、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器中的应用展望等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针对空间红外遥感应用中的优势,分析了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应用中需要攻克的难点,最后,介绍了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器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关键词】遥感 Ⅱ类超晶格 红外探测器 应用
【分类号】:TN215;;TN219
【正文快照】: 1引言航天光学遥感器是遥感卫星的核心,为了提高遥感卫星的应用水平,用户对后续航天光学遥感器提出了多谱段、远红外、高性能、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等越来越高的要求,红外遥感器已成为航天光学遥感器发展的必然趋势。红外遥感器具有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全天候性能;可利用目标和背景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厚明;陈永平;马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郑晶;王祖林;赵毅寰;;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多波段成像的仿真[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颖文;杨长城;洪韬;程子清;;640×480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测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家龙;步云英;张玲;俞光华;谢礼丽;聂家琪;;红外探测器用蓝宝石窗口片研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黄宗坦;李家鹏;赵玉琼;黄伟;陈军;陈晓屏;;半导体制冷器在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志强;李艳晓;孔繁峨;;红外探测器的仿真分析[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葛成良;叶一东;陈天江;郑为民;巫兆龙;;激光对调制盘结构红外探测器的干扰[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8 李兰;刘铮;邹德恕;沈光地;;新型室温工作微机械红外探测器[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刘安生;邵贝羚;安生;刘峥;王敬;;红外探测器中的异质界面和缺陷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程兴奎;周均铭;黄绮;王文新;;宽带量子阱红外探测器[A];第五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小龙;新型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灵敏度提高两倍[N];科技日报;2010年

2 四川 柳叶;浅谈红外探测器[N];电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钱静华;汤定元:离开越久思乡越浓[N];常州日报;2010年

4 姚西蒙;加刊:歼-20战机有隐形障碍[N];国防时报;2011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冯尧;红外探测器量产将催生高德红外量变[N];证券时报;2013年

6 刘文东 李大光;末敏弹:信息化战场作战“精灵”[N];解放军报;2011年

7 刘鹏程 刘来平;“陆战之王”遭遇新克星[N];解放军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开升;硅基阻挡杂质带红外探测器研制及其光电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梁健;基于人工光子微结构调控的HgCdTe中长波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景友亮;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等离激元微腔及波导光耦合[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4 欧阳程;Mn-Co-Ni-O薄膜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雷程;双端梁MEMS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6 董珊;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高偏压下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徐峥谊;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8 刘红梅;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特性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朱宪亮;红外探测器组件可靠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吕宇强;氧化钒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设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欣;新型硅基红外探测器的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廖颖;红外光电灭火弹敏感模块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江敏;8.5um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光学天线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田迎;APD红外探测器结构与外延工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仙;基于真空探针台的红外探测器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梓又;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光谱、串音、MTF测试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志琛;光导型及光伏型红外探测器多种技术参数检测系统[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晓勇;锆钛酸铅陶瓷红外探测器制备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罗盘政;红外探测器MTF的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罗盘政;红外探测器MTF的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7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87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