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主减周期撑杆研究
本文关键词: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主减周期撑杆研究
【摘要】:主减速器齿轮啮合产生的中高频谐波振动是直升机舱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抑制该振动向机体的传递可达到舱内降噪的目的。基于金属/橡胶周期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串/并联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不仅具有宽频减振特性,而且能够满足直升机对撑杆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为指导这种周期撑杆的设计,首先采用谱单元法建立了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该周期撑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了该周期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对减振特性、刚度及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以某轻型直升机为背景机设计了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对其减振特性、刚度及强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满足该直升机对主减撑杆的刚度和强度要求,且撑杆两端位移传递率在500~2 000Hz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振动衰减超过60dB,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复合型周期撑杆方案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直升机 舱内降噪 周期撑杆 主减速器 振动
【基金】: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2200402162220003)~~
【分类号】:V275.1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1929.V.20160302.1434.004.html引用格式:王风娇,陆洋.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主减周期撑杆研究[J].航空学报,2016,37(11):3370-3384.WANG F J,LU Y.Re-search on gearbox periodic strut for helicopter cabin noise reduction[J].Ac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红;国产直升机试飞取得重大突破[J];国防科技工业;2000年04期
2 王俊英;直11型直升机完成适航取证科目试飞[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2期
3 唐华;美国研究新的复合式直升机[J];国际航空;2001年07期
4 ;军民通用型直升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1期
5 陶岚;国内外直升机标准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3年02期
6 潘俊刚,李新蓉,马桃芳;直升机飞行人员的听力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04年06期
7 吕伯平;张文军;;老龄化直升机的维护[J];直升机技术;2006年02期
8 黄传跃;朱生利;刘福令;;中国直升机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军事;2007年11期
9 郭霞;;最先进的警用直升机[J];江苏航空;2008年03期
10 沈建;尚大伟;刘伟东;赵志军;武艺;翟兵;;直升机电力作业对维修的特殊要求与应对措施[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名琦;蒋海滨;李涛;;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的设计[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2 吴健;葛乐新;吴晓艳;;米17系列直升机两例线路短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翟鸣;贡东君;;一种警务直升机智能视觉辅助系统的研发构想[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承恭;吴建华;;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应用与发展[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张国龙;王开辉;;直升机飞行人员损伤性脊柱疾病调查及预防对策[A];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温天佑;张晓;;我国直升机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发展设想[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7 宫少波;温永海;;直升机抗坠毁仿真技术现状、发展与工程实例浅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志宇;;野战条件下直升机的维护保养[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卢惠民;;直升机仿真问题研究[A];1998年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1998年
10 汪东林;孙艳;蒋晓彦;张彩先;;某型引进直升机综合保障研究[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开红 李欧 本报记者 钟振宇;空中 直升机58次穿越[N];四川日报;2010年
2 陆军航空兵学院飞行教员 马玉能 四川珙县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 李祥君;直升机参与应急救援的几点思考[N];中国民航报;2011年
3 记者 方芳;本市拟启用急救直升机[N];北京日报;2011年
4 撰稿 本报记者 李思颖 秦宵喊 本报实习生 刘佳;我市一民营航空公司获颁直升机运行许可证[N];南京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许晓泓;如何为直升机的安全护航?[N];中国民航报;2012年
6 通讯员 韩亚娟 记者 赵建;付志方会见刘冰一行[N];河北日报;2011年
7 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 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黄传跃;绿色直升机——下一代民用直升机[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本报通讯员 江滨 陈昱 方金福;飞向蓝海[N];中国航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黄天香;专家建言我国建半径50公里航空救援圈[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蒙 实习生 周予心;私人驾直升机,大门开启?[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万里;直升机单台发动机失效后飞行轨迹优化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栗英杰;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孙涛;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辨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沈国际;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直升机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孙伟;直升机总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陈仲生;直升机旋转部件故障特征提取的高阶统计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周伟;直升机激发水下声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孔卫红;复合式高速直升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彭名华;直升机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沙虹伟;尾桨倾斜和可动平尾对直升机性能/品质影响及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笑非;降水和雷暴条件下直升机稳定性定性分析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2 桂敬冉;直升机概念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董晓婉;基于APM飞控板的模型直升机控制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4 吴庆波;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四旋翼直升机的重构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王云龙;直升机气动参数辨识及机动飞行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肖海峰;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单元总体技术方案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康卫昌;直升机抗饱和鲁棒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乐宁;基于视觉的直升机飞行模拟及跟踪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亮;重型直升机总体参数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赵灿峰;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频域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2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1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