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DSP技术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5:09

  本文关键词:基于DSP技术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刀具磨损 声发射 DSP技术 BP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摘要】:航空零件的制造是航空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工刀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加工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过早或过迟的更换刀具都会对加工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不小的损失。刀具在线监控技术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国内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刀具磨损过程和刀具磨损标准。对基于DSP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对一些关键器件的进行了选择,包括声发射器和前置放大器的选择。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有放大器、调理电路板、数字电路板、显示报警板、调理电路板模块、限幅保护电路、滤波选择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和串口设计。数字电路板包括AD转换器、DSP和FPGA电路处理部分。报警显示模块包括LED液晶显示、参数设置和单片机处理部分。系统硬件经方案设计、选择计算、计算机仿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本文将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刀具磨损监测中。采用小波包分解法提取刀具磨损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能量,构成特征向量,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初步的识别诊断;为提高识别准确性,选取D-S证据理论对BP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DSP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系统中,是刀具磨损监测中一种切实有效的算法。
【关键词】:刀具磨损 声发射 DSP技术 BP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6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研究的背景12
  • 1.1.2 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研究的意义12-13
  • 1.2 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的研究状况13-15
  • 1.2.1 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发展状况13-14
  • 1.2.2 国内外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14-15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15-16
  • 1.4 本章小结16-17
  • 第2章 刀具磨损及检测机理17-23
  • 2.1 刀具磨损简介17-21
  • 2.1.1 刀具磨损的分类17-18
  • 2.1.2 刀具的磨损过程18-20
  • 2.1.3 刀具磨顿标准20-21
  • 2.2 声发射检测在刀具磨损状态检测中的应用21-22
  • 2.2.1 声发射信号的介绍21
  • 2.2.2 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21-22
  • 2.2.3 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采集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基于DSP的刀具磨损监测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23-29
  • 3.1 设计要求23
  • 3.2 硬件的设计23-24
  • 3.3 软件算法的设计24-26
  • 3.4 关键器件的选择26-28
  • 3.4.1 传感器的选择26-27
  • 3.4.2 前置放大器的选择27-28
  • 3.5 本章小结28-29
  • 第4章 硬件部分的设计29-52
  • 4.1 调理电路板的硬件设计29-37
  • 4.1.1 调理电路板的总体硬件设计29
  • 4.1.2 调理电路部分电源电路29-30
  • 4.1.3 限幅保护电路30
  • 4.1.4 滤波选择电路30-31
  • 4.1.5 带通滤波电路31-35
  • 4.1.6 差动放大电路35
  • 4.1.7 调理电路测试35-37
  • 4.2 数字电路板的硬件设计部分37-49
  • 4.2.1 数字电路板硬件的总体设计37-38
  • 4.2.2 AD模块38-39
  • 4.2.3 FPGA设计部分39-43
  • 4.2.4 DSP设计部分43-48
  • 4.2.5 电路板的制作48-49
  • 4.3 显示报警板设计49-51
  • 4.3.1 显示报警板的总体设计49-50
  • 4.3.2 显示报警板的硬件设计50
  • 4.3.3 显示报警板的实物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信号提取及实验分析52-62
  • 5.1 实验方案52-53
  • 5.2 声发射信号的特征提取53-54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特征级监测54-58
  • 5.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决策级监测58-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和,高东;刀具配置的逐层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S1期

2 朱世和,高东;实现刀具优化配置的方法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5年04期

3 赵秋荣;不同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与评价[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袁人炜,陈明;高速切削加工中刀具材料的选用[J];机械工程师;2000年02期

5 张海霖;加工大直径孔的刀具[J];机械工艺师;2001年01期

6 于启勋;刀具材料的历史进展与未来展望[J];机械工程师;2002年01期

7 方斌,黄传真,邹斌,何林,孙静,王文明;硬切削中刀具材料的选择[J];机械工程师;2002年11期

8 石井康雄;从降低加工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刀具[J];现代制造;2002年19期

9 邓建新,丁泽良,赵军,王景海,艾兴;自润滑刀具材料研究综述[J];工具技术;2002年12期

10 林朝平;绿色刀具的设计原则[J];工具技术;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道宇;李炳新;;中国刀具历史发展简论[A];九省二区第三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友生;邓建新;石磊;;加工钛合金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庆;;刀具材料的应用和发展[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闫利平;;浅析刀具磨损[A];第十五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战强;王遵彤;万熠;艾兴;;基于实例推理的刀具材料选择系统的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邓建新;曹同坤;艾兴;;自润滑刀具的设计及其减摩机理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晓饶;梁鑫;;提高油田井下钻铣刀具效率及寿命的研究[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黄传真;徐立强;王随莲;刘增文;;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晶粒生长模型[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戚正风;任瑞铭;;国内外刀具材料发展现状[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韩建华;宦鸿信;刘植群;;刀具镀膜的进展与对策[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国产刀具要在高和专上下功夫[N];消费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明;龙头企业丧失话语权 刀具行业谁主沉浮?[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高效刀具:现代制造的另一个话语权[N];机电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红英;面对金融危机 国产刀具行业应看到机遇[N];中国工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贺延芳;“洋刀”抢滩,刀具大国如何锻造中国“宝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6 刘战强 作者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刀具人才[N];机电商报;2005年

7 林朝平;应大力推广绿色刀具[N];中国工业报;2003年

8 张丽娜;洋刀霍霍中国刀企还要磨刀几回?[N];消费日报;2006年

9 炳桢;加快刀具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N];中国工业报;2003年

10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王志荣;自润滑刀具材料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表面微织构WC-10Ni_3Al刀具切削Ti6Al4V的磨损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宏;面向制造的刀具资源数据服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马利平;微细刀具脉冲磁场强化处理方法及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海东;高性能材料刀具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苏永生;表面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兀伟;纳米刃口刀具制备及切削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范梦超;非圆球头整体铣刀刃形设计制造及其刀具路径生成算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8 丁志;粉末冶金材料高速切削加工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徐卫刚;变速箱齿轮自动生产线的刀具更换决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高宏力;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的智能监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咏平;基于跨尺度的切削钛合金刀具磨损机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钱德成;基于MES的刀具选择优化及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5年

3 崔洪胤;微织构刀具骨切削过程的仿真和试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于东民;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纸蜂窝板铣削实验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5 王文凯;轴向车铣钛合金刀具磨损机理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亮;模具钢金刚石切削时冷却润滑条件对刀具磨损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彭鑫荣;刀具材料及切削参数对木材切削表面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陈碧冲;微织构刀具的设计与切削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刘丰文;刀具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雪;陶瓷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4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44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