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精铸型壳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精铸型壳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熔模精铸 复合纤维 分散性 运动粘度 强度和透气性
【摘要】:熔模精密铸造技术是航空航天高精度复杂结构零部件成形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顺应航空业对精铸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解决熔模精铸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相互制约的问题尤为重要。在型壳中加入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型壳性能。尼龙纤维在焙烧后,在型壳内部形成孔洞,改善其透气性,而陶瓷主要增强型壳强度,陶瓷和尼龙纤维的配比将直接影响型壳透气性和强度的增强效果。研究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浆料及型壳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高质量精铸型壳制备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来增强型壳。在硅溶胶浆料中分别加入6种长度(1~6mm)的陶瓷纤维,研究了陶瓷纤维长度对硅溶胶浆料涂挂性能及其对增强型壳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陶瓷纤维长度参数;再将长度最佳的陶瓷纤维与尼龙纤维以不同比例混合,探讨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浆料涂挂性能及其对型壳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复合纤维对精铸型壳的增强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陶瓷纤维长度对其在硅溶胶中的分散性影响显著,1~4mm的陶瓷纤维在硅溶胶中分散性良好,5~6mm的陶瓷纤维团聚现象较严重;当陶瓷纤维长度在1~6mm范围时,随着陶瓷纤维长度的增大,浆料运动粘度逐渐升高,型壳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都先增大后减小,当陶瓷纤维长度为4mm时,型壳常温及焙烧后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70MPa和6.836MPa;当复合纤维中尼龙纤维含量从0~100%变化时,纤维在硅溶胶中分散良好,浆料运动粘度逐渐升高,型壳常温抗弯强度逐渐增大,焙烧后抗弯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透气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尼龙纤维在复合纤维中含量75%时,透气率达到最大值5.21。通过陶瓷纤维长度和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浆料涂挂性能和型壳性能影响的研究,当陶瓷纤维长度为4mm,陶瓷与尼龙复合纤维含量分别按25%和75%混合时,增强性型壳的抗弯强度和透气性综合性能最佳,为高质量复杂结构高熔点合金整体精密铸件的生产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关键词】:熔模精铸 复合纤维 分散性 运动粘度 强度和透气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61.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熔模精铸国内外研究进展9-11
- 1.3 硅溶胶型壳的增强及发展趋势11-13
- 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3-15
-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15-16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6-27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16-19
- 2.1.1 实验材料16-17
- 2.1.2 实验设备17-19
- 2.2 实验方法19-27
- 2.2.1 纤维的表面处理19
- 2.2.2 纤维分散性的测试实验19-20
- 2.2.3 纤维硅溶胶浆料的配制20-21
- 2.2.4 纤维硅溶胶浆料涂挂性能测试21
- 2.2.5 型壳试样的制备21-24
- 2.2.6 型壳试样的性能测试24-25
- 2.2.7 实验工艺路线25-27
- 第3章 陶瓷纤维长度及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浆料性能的影响27-34
- 3.1 不同长度的陶瓷纤维在硅溶胶中分散的情况27-29
- 3.2 陶瓷纤维长度对硅溶胶浆料运动粘度的影响29-30
- 3.3 不同配比的复合纤维在硅溶胶中分散的情况30-31
- 3.4 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浆料运动粘度的影响31-32
- 3.5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陶瓷纤维长度对硅溶胶型壳性能的影响34-45
- 4.1 陶瓷纤维长度对型壳抗弯强度的影响34-39
- 4.1.1 陶瓷纤维长度对常温抗弯强度的影响35-37
- 4.1.2 陶瓷纤维长度对焙烧后抗弯强度的影响37-39
- 4.2 陶瓷纤维长度对型壳透气性的影响39-40
- 4.3 不同长度陶瓷纤维在硅溶胶型壳中的增强行为分析40-43
- 4.4 本章小结43-45
- 第5章 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型壳性能的影响45-56
- 5.1 复合纤维配比对型壳抗弯强度的影响45-49
- 5.1.1 复合纤维配比对常温抗弯强度的影响46-49
- 5.1.2 复合纤维配比对焙烧后抗弯强度的影响49
- 5.2 复合纤维配比对型壳透气性的影响49-52
- 5.3 不同配比复合纤维在硅溶胶型壳中的增强行为分析52-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6.1 结论56-57
- 6.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明;樊自田;廖德锋;赵忠;;铝(镁)合金消失模-型壳复合铸造型壳制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铝矾土型壳工艺[J];机械工程师;1977年Z1期
3 童本义 ,索红兵;型壳高温透气性的变化规律及测量型壳高温透气的性简易方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4 张立同;杨兴华;;电熔刚玉型壳的抗蠕变性与显微结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5 欧健,丁自强;U型壳槽的截面塑性系数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3年06期
6 杨岗;降低型壳焙烧温度缩短型壳焙烧时间的应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S1期
7 郭馨;吕志刚;李晓飞;;硅溶胶-煤矸石型壳高温性能及机理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8 严青松,余欢,万红,曹达富;近无余量精铸模料及复合型壳的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戴隆胜;;叙永高岭土熟料粉在高强度型壳上的应用[J];机械;1987年05期
10 刘志明,毕鉴智,艾行爽,,刘文杰;不同硬化剂的硬化特性与型壳强度分析[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贤祥;;铝矾土熟料对型壳高温强度的影响[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东;赵嘉琪;谢成木;彭楚峰;;钛合金精铸用氧化钙型壳试验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宁英;于兴福;王铁军;苏润涛;;硅溶胶中二氧化硅浓度对单晶型壳性能的影响规律[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董茵;;大平面精铸件型壳面层裂纹分析及改进[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5 贾清;崔玉友;杨锐;;级配粉料对型壳表面质量影响的初步探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叶文辉;李飞云;王兰芳;;钛熔模铸造型壳干燥过程中温湿度对其质量的影响[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宏葆;沈彬;毛协民;李重河;;氮化硼基复合型壳及其与钛合金Ti-6Al-4V的界面反应[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成志;姚卓;;级配法用于钛合金精密铸造型壳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沈彬;刘宏葆;孔孛;毛协民;李重河;周星;朱明;蒋留全;;钛精密铸造用hBN-Y_2O_3复合型壳的制备工艺[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费晶;;某机调节片解决铸造裂纹的工艺实践[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德睿;我艺术铸造业新工艺不断涌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宏葆;氮化硼基精铸复合型壳及制备工艺[D];上海大学;2009年
2 肖树龙;钛合金低成本氧化物陶瓷型壳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宝珠砂在熔模铸造面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2 杨爱新;面层材料对钛合金熔模精密铸造型壳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凤;基于增材制造的涡轮壳快速铸造工艺数值模拟及优化[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4 毛蒲;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浆料及增强精铸型壳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高超;抛丸机典型零件制造工艺的标准化[D];济南大学;2015年
6 张弛;镍基单晶叶片用短切碳纤维改性型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奚磊;导流叶轮熔模铸造数值模拟和工艺优化[D];江苏大学;2016年
8 纪超众;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配比对硅溶胶精铸型壳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9 李建伟;钛合金用复合粘结剂陶瓷型壳研制及界面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姚建省;陶瓷型壳的制备及其与定向合金的界面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1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6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