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7:23

  本文关键词: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视景系统 注意力分配 SEEV模型


【摘要】:现代视景系统是我国民航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为提升飞机运行能力和飞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平视显示器(HUD)作为一些现代视景系统中的显示装置,可以把飞行数据投射到驾驶员正前方的透明显示组件上,使驾驶员保持平视姿态获取飞行信息。当飞机搭载HUD后,可能会使飞行员出现注意力争夺或者选择性注意失败的情况,因此本文基于SEEV模型,开展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飞行员的一些经典的注意力分配模型进行对比,选择基于SEEV模型开展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参考某航B737NG飞机着陆标准操作动作指南,根据飞行程序来完成最终进近阶段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侧重点分析。(2)利用GL Studio软件和VegaPrime软件进行视景系统仿真,为后续的眼动实验提供实验平台。GL Studio软件主要用来制作现代视景系统的平视显示器静态模型,VegaPrime软件用来使现代视景系统动态实现。完成视景系统仿真后,以该系统为平台设计并完成眼动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巡航阶段中高度表更易受到被试的关注,而在最终进近阶段中,飞机高度逐渐下降到一定阶段后,被试更关注空速表的变化。(3)引入改进的ITTI模型对HUD界面上各兴趣域的突显性进行量化,并利用分析注意力分配侧重点的方法对各兴趣域的预期和价值进行量化。结合眼动实验中采集的眼动数据完成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的拟合,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靠。
【关键词】:现代视景系统 注意力分配 SEEV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4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存在的问题14-15
  • 1.3 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17-25
  • 2.1 注意的概念17-19
  • 2.1.1 人的知觉信息加工17-18
  • 2.1.2 注意的品质18
  • 2.1.3 注意的分类18-19
  • 2.1.4 注意的经典理论19
  • 2.2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模型19-20
  • 2.3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侧重点分析20-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视景系统仿真25-34
  • 3.1 总体方案设计25-27
  • 3.1.1 开发工具选择25-26
  • 3.1.2 总体方案26-27
  • 3.2 平视显示器静态模型27-31
  • 3.2.1 平视显示器上柱形刻度表的开发28-29
  • 3.2.2 平视显示器上盘形刻度表的开发29-31
  • 3.2.3 添加交互代码31
  • 3.3 视景系统动态实现31-32
  • 3.4 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32-33
  • 3.4.1 平视显示器界面的实时显示32
  • 3.4.2 俯仰角刻度线制作32-33
  • 3.4.3 碰撞检测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眼动实验和眼动数据分析34-45
  • 4.1 眼动的基本模式34-35
  • 4.2 眼动测量的主要指标和主要方法35-36
  • 4.2.1 眼动测量的主要指标35
  • 4.2.2 眼动测量的主要方法35-36
  • 4.3 实验设计36-41
  • 4.3.1 实验目的36
  • 4.3.2 程序设计36-38
  • 4.3.3 实验被试人员38-39
  • 4.3.4 实验仪器39
  • 4.3.5 实验任务39-41
  • 4.4 数据处理和分析41-44
  • 4.4.1 提取实验数据41-42
  • 4.4.2 数据分析42-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第五章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模型拟合45-56
  • 5.1 突显性的量化45-49
  • 5.2 预期和价值的量化49-52
  • 5.3 模型拟合52-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6-58
  • 6.1 总结56
  • 6.2 研究前景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A 平视显示器静态模型程序代码62-68
  • 附录B 平视显示器动态模型程序代码68-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介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孟文;袁朝晖;;结合虚拟视景系统的飞机液压试验台[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9年06期

2 时杰;;合成视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国际航空;2009年04期

3 青鸟;益世电脑公司及其视景系统[J];国际航空;1994年11期

4 张新宇;尹勇;任鸿翔;刘秀文;;航海模拟器配备立体视景系统的方法研究[J];中国航海;2010年03期

5 ;航天与航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3年10期

6 吴同庆;视景系统的发展与市场[J];国际航空;1994年08期

7 杨治琰;视景系统目标运动参数的计算[J];航空电子技术;1995年04期

8 李勋祥;陈定方;;视景系统的特效技术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6期

9 段永强;王朝阳;查虎成;范力维;;机场数据在合成视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1年11期

10 贺鹰;一个战术防空训练中心及其目标视景系统[J];现代防御技术;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飞;舒舟;史吉洪;;直升机飞控试验视景系统设计[A];2008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康强;石爱国;杨宝璋;岳峰;;实时“模拟—数字化”视景系统实现与发展探讨[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孙腾达;金一丞;;船舶操纵模拟器视景系统中望远镜功能的实现[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成红芳;张登峰;李高民;;基于飞行工程模拟器的视景系统有效性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登龙;秦斌;;塔台模拟器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齐丽君;李松维;熊壮;姚连钰;;高级地景库发展及实现[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尹勇;江杰;;星空视景系统中月相的实时仿真研究[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大光;胡维多;曹栋;刘畅;孙晨;;舰载机着舰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9 饶成;李勋祥;陈定方;;细节层次技术在VR视景系统中的应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10 康强;杨宝璋;石爱国;;一种创新的舰船操纵模拟器及其视景系统[A];中国航海学会1993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东广邋深空 旭光;解密“全球作战”七大先进航空技术[N];解放军报;2008年

2 记者 田立民;增发项目受关注 机构“扎堆”川大智胜股东会[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林妍;新技术赐飞行员一双“透视眼”[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阴影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瑶;面向飞行模拟视景系统的三维场景重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周艳清;基于TDIM的合成视景系统完整性与可用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姚冰;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4 黄罗军;虚拟视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陈林;汽车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视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1年

6 赵龙;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谢宏霖;模拟驾驶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年

8 廖兴海;基于DM642的合成视景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婧;气垫船模拟器视景系统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兴昭;基于救助船舶模拟器的视景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4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74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