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光对星敏感器星提取精度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地气光对星敏感器星提取精度影响分析
【摘要】:为解决地气光对星敏感器星提取精度影响问题,采用微元法建立了地气光对星敏感器的辐照度影响模型,并对影响辐照度大小的各变量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地气光的影响机理,通过不同方差的高斯白噪声来对不同辐射照度的地气光进行散焦模拟,并对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地气光影响条件下的星提取精度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地气光会导致星提取过程中星提取精度降低。该结果可用来对星敏感器遮光罩的抗地球反照干扰性能进行评估。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地气光 高斯白噪声 星提取精度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JM2-6107)
【分类号】:V448.2
【正文快照】: 0引言星敏感器作为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姿态敏感测量器件[1],当前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星敏感器在工作过程中除了能够接收到目标星的能量外,还会受到太阳光、地球大气外层和月球反射光、地球热辐射以及各种星体发出的光等杂散辐射的干扰。杂散光进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伟明;星敏感器恒星检测若干问题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4年01期
2 吴峰,沈为民;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子学报;2004年11期
3 薛申芳,孙才红,宁书年,金声震;组合大视场星敏感器自主定轨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5年06期
4 张辉,田宏,袁家虎,刘恩海;星敏感器参数标定及误差补偿[J];光电工程;2005年09期
5 邢飞,董瑛,武延鹏,尤政;星敏感器参数分析与自主校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6 王虎;苗兴华;汶德胜;李英才;;宽视场大相对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05年12期
7 郝雪涛,张广军,江洁;星敏感器模型参数分析与校准方法研究[J];光电工程;2005年03期
8 周国辉;王晓东;郝志航;;星敏感器图像处理系统的并行流水线操作研究[J];航天控制;2006年01期
9 廖瑛;刘光明;文援兰;;卫星星敏感器视场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10 李春艳;李怀锋;孙才红;;高精度星敏感器天文标定方法及观测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鑫;;星敏感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刘垒;张路;郑辛;余凯;葛升民;;星敏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汤天瑾;;大视场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4 孙艳六;张国玉;孙向阳;宋可平;张宇;;宽光谱大相对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吴峰;沈为民;;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利;李一冰;蒋庆华;;星敏感器在控制系统中的试验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陈元枝;姜文英;钟建勇;田宏;;星敏感器技术及检测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陈元枝;;星敏感器仿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廖瑛;刘光明;文援兰;;卫星星敏感器视场建模与仿真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恩海;张辉;;小型长寿命星敏感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大视场高精度星敏感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何家维;高精度全天时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3 张华;高精度双视场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元枝;基于星敏感器的卫星三轴姿态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伍雁雄;高精度星敏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刘海波;基于星敏感器的无陀螺角速度测量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吴峰;自主导航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姜亮;高精度星敏感器处理链路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朱长征;基于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及空间飞行器姿态确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李杰;APS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高精度星敏感器结构设计和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2 颜延;星敏感器测控台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袁彦红;星敏感器在轨标定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程伟宁;宽谱段宽视场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李平;星敏感器测角精度改进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吴峰;折反式大视场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D];苏州大学;2004年
7 吴子敏;结合二元光学透镜的远心光路型星敏感器镜头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郑循江;轻小型高动态星敏感器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陈才敏;一种大视场高性能星敏感器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萌萌;适用于皮纳卫星的微型星敏感器设计与测试[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9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2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