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在轨辨识
本文关键词:空间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在轨辨识
更多相关文章: 非合作目标 姿态稳定 冗余自由度 惯性参数辨识 反作用零空间 自适应控制
【摘要】:在空间冗余机械臂抓捕非合作目标的惯性参数辨识问题中,已有方法大都基于系统动量已知的假设,且辨识过程未考虑基座姿态稳定。针对目标动量未知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增量形式的惯性参数分步辨识算法。首先基于线动量方程得到关于质量和质心位置的第一组估计方程,采用增量形式消除未知线动量更新估计方程。辨识结果收敛后根据估计参数计算线动量估计值,代入以转动惯量为未知参数的第二组估计方程中,利用其增量表达式完成对转动惯量的估计。辨识过程中的激励由自适应零反作用控制输入提供,算法在保证基座姿态不受干扰的同时还能对惯性参数精确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在30s以内算法已收敛,误差收敛到零的同时,基座姿态角速率控制精度在10-3以下,说明算法收敛快,精度高,同时还能实现基座姿态稳定。
【作者单位】: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非合作目标 姿态稳定 冗余自由度 惯性参数辨识 反作用零空间 自适应控制
【基金】:国家“863计划”(2015AA6301)
【分类号】:V448.2
【正文快照】: 空间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在轨辨识孔祥龙,李文龙*,李文峰,赵毅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引用格式:孔祥龙,李文龙,李文峰,等.空间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在轨辨识[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6,36(4):17-23.KONG X L,LI W L,LI W F,et al.Inertia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o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文书;荆武兴;高长生;;捕获非合作目标后航天器的自主稳定技术研究[J];航空学报;2013年07期
2 李立涛;杨旭;李顺利;;针对非合作目标的中距离相对导航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4期
3 刘光明;廖瑛;文援兰;陈忠贵;;基于双星编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联合定轨方法[J];宇航学报;2010年09期
4 刘智勇;何英姿;;慢旋非合作目标接近轨迹规划[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0年06期
5 王晓亮;邵晓巍;龚德仁;段登平;;改进的量测噪声自适应滤波在空间非合作目标视觉导航中的应用[J];航天控制;2011年02期
6 李鹏;岳晓奎;袁建平;;对翻滚非合作目标终端逼近的姿轨耦合退步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郝刚涛;杜小平;;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光学测量研究现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8期
8 尹航;曾国强;高永明;董正宏;王超;;基于柔性关节的非合作目标在轨捕获技术及仿真[J];装备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曾占魁;魏祥泉;黄建明;陈凤;曹喜滨;;空间非合作目标超近距离位姿测量技术研究[J];上海航天;2013年06期
10 金煌煌;温奇咏;夏红伟;王常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相对导航粒子滤波算法[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超;唐庆博;王跃阳;;基于光学的空间非合作目标探测方法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2 张秋华;韩琦;孙毅;;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运动状态估计的卡尔曼滤波方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佳;空间非合作目标飞行器在轨交会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元凯;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随动跟踪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尚洋;基于视觉的空间目标位置姿态测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超;空间旋转飞网捕获系统机构设计与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马宝林;基于多传感器组合测量非合作目标的在轨操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刘传世;空间非合作目标对接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伟霞;非合作目标在轨捕获时的姿态测量及组合体参数辨识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吴翠茹;非合作目标对接路径规划及柔顺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晓雪;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于m[;非合作航天器双目视觉位姿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黄秀韦;非合作目标情形下的航天器交会参数辨识与控制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吴青昀;空间机械臂对于非合作目标的视觉导航与跟踪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陈炳龙;基于EKF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7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3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