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迹移动模型下的复飞航迹自动生成算法
本文关键词:航迹移动模型下的复飞航迹自动生成算法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数字方式获取使用机场空域内的障碍物位置和高程信息。飞行程序设计已逐步从手工设计阶段过渡到自动化实现阶段。飞行程序设计关注进离场程序、进近程序设计,其中进近程序的复飞航段是飞行过程中最重要的航段,其设计受障碍物分布、高度、导航台位置等诸多因素限制。基于DOC8168文件要求,结合传统复飞程序设计流程,对复飞程序的直线航段、转弯航段以及保护区的设计进行研究,明确了复飞程序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复飞点、复飞爬升点和复飞转弯点的选择以及航迹航向和爬升梯度的确定。利用Arc GIS软件同时结合飞行程序设计流程,运用空间数据处理、编辑和空间分析组件,提出一种复飞航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将最优复飞航迹、复飞程序保护区、风螺旋线、直线保护区与转弯保护区的衔接部分等绘制功能实现,且符合飞行程序设计规则要求,同时实现了飞行程序设计流程自动生成的需求。
【作者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西南分公司;
【关键词】: 飞行程序 复飞航段 航迹自动生成
【分类号】:V249;TP391.72
【正文快照】: 0引言飞行程序设计就是为航空器设定其在终端区起降着陆时使用的飞行路线的一门综合学科。飞行程序设计需要考虑障碍物分布、空域、导航台布局等诸多因素,科学地规划起飞着陆线路并对根据线路绘制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的障碍物进行飞行安全评估以保持足够的飞行航迹与障碍物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成安;何运成;;复飞点复飞,保证安全的最后时机[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3期
2 高亮;;浅谈复飞[J];科技资讯;2012年09期
3 尹传红;;游走于科学与政治之间[J];飞碟探索;2008年05期
4 余勇,杨一栋,代世俊;舰载飞机复飞决策技术研究与实时可视化仿真[J];飞行力学;2002年02期
5 刘德懿;;低高度复飞的安全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12年06期
6 焦鑫;江驹;王新华;甄子洋;;舰载机综合复飞决策研究[J];飞行力学;2012年05期
7 朱上翔;;在风切变中复飞及其自动控制方案[J];飞行力学;1985年03期
8 王宝宝;龚华军;王新华;杨一栋;;舰载机智能复飞决策技术研究[J];飞行力学;2010年02期
9 曲志刚;吴文海;秦肖臻;;基于小扰动动力学模型的舰载机复飞决策系统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曲志刚;袁涛;;舰载机复飞准则与复飞决策系统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春秋航空副总裁 民航特聘专家 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清贵;复飞,为什么常常出洋相?[N];中国民航报;2010年
2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飞行师、民航特聘专家 刘清贵;触地前50英尺机组为何没复飞[N];中国民航报;2013年
3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飞行师、民航特聘专家 刘清贵;持续决断:“着陆”还是“复飞”?[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孙彦新;“发现”号复飞成功,对我航天有两大启示[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书金 通讯员 罗荣飞;为了做到万无一失[N];桂林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彦龙;一发失效复飞应急程序设计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2 焦鑫;舰载机着舰环境与复飞决策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唐云峰;舰载机复飞决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2年
4 张淼;基于GIS的最优复飞航迹自动生成算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37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3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