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突扩先进驻涡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09 04:28

  本文关键词:突扩先进驻涡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突扩进口型先进驻涡燃烧室 导流片 喷雾 湍流燃烧 数值模拟


【摘要】:先进驻涡燃烧室是美国通用公司提出的一种新概念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采用了钝体结构形成凹腔,在凹腔内形成低速回流区为稳定点火源提供了条件并引燃高速主流实现稳定燃烧。该燃烧室具有火焰稳定独特、燃烧效率高、结构简单、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近期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扩进口型先进驻涡燃烧室,并应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其冷态流场和热态煤油喷雾燃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冷态状况下,为确定实燃烧室现稳定燃烧的最佳前凸台长度,分别研究了不同前凸台长燃烧室的流场和总压损失系数;结果表明,前凸台长对燃烧室内的流场分布影响很大。随着L的增大,凹腔内的旋涡数目大小和涡核心都发生变化,然而前凸台长对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影响不大。分析了三种k-?湍流模型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得出Realizable k-?湍流模型更合理地预测了燃烧室内流场分布。分别研究了后钝体开口及其开口角度、带有导流片及其横向位置的燃烧室冷态流场,得出后钝体开口后凹腔内的旋涡向外偏移且与后钝体后回流区旋涡连接,开口角度对其影响不太明显;带有导流片的凹腔旋涡主要在导流片后形成且导流片横向位置对凹腔内的流场分布影响很大。热态状况下,建立了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物理模型,采用了合适的湍流模型、非预混燃烧模型、离散相模型、CO生成模型和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联合进行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采用Simple算法,对流相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近壁区使用标准壁面函数。分析了前凸台长、进口空气温度、湍流模型的选择、主燃油喷嘴喷射速度、主副燃油喷嘴流量分配、副喷嘴纵向位置和导流片横向位置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凸台长L的最优值为30mm;进口温度对燃烧性能影响很大,提高进口气流的温度有利于煤油的雾化气化,然而燃烧效率降低,出口高温区域越来越大;realizable k-?湍流模型和非预混燃烧模型(PDF)对燃烧室燃烧的模拟是适合的;后钝体开口角度最优值为15°;提高主燃油喷嘴的喷射速度有利于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凹腔内和后钝体后回流区的温度场以及出口温度均匀分布系数在不同燃油分配下相差明显,所以应该合理的分配主副喷嘴的燃油流量;副喷嘴纵向位置和导流片横向位置对燃烧室的温度场和污染物排放影响很大。通过对突扩进口型先进驻涡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对比,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物理模型能过很好地模拟出该燃烧室的煤油喷雾燃烧性能,为下一步先进驻涡燃烧室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突扩进口型先进驻涡燃烧室 导流片 喷雾 湍流燃烧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3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外发展现状10-14
  • 1.3 国内发展现状14-17
  • 1.4 主要研究内容17
  • 1.5 本章小结17-19
  • 第2章 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法19-31
  • 2.1 控制流体流动和燃烧的基本方程19-20
  • 2.2 湍流方程20-23
  • 2.2.1 湍流模型简介20-21
  • 2.2.2 不同湍流模型的比较21-22
  • 2.2.3 湍流模型的选择22-23
  • 2.3 近壁区域处理23
  • 2.4 燃烧模型23-24
  • 2.4.1 概率密度函数模型24
  • 2.5 离散相模型24-25
  • 2.6 液滴轨道跟踪模型25-28
  • 2.7 网格无关性验证和算例验证28-30
  • 2.8 本章小节30-31
  • 第3章 燃烧室造型和网格划分及其冷态分析31-44
  • 3.1 燃烧室几何模型31-32
  • 3.1.1 几何建模31-32
  • 3.2 网格生成技术32-35
  • 3.3 突扩进口型先进驻涡燃烧室冷态分析35-43
  • 3.3.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35
  • 3.3.2 研究方案35
  • 3.3.3 计算结果和分析35-43
  • 3.3.3.1 前凸台长及进口空气温度对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35-39
  • 3.3.3.2 湍流模型对流场影响分析39-40
  • 3.3.3.3 后钝体开口对流场影响分析40-42
  • 3.3.3.4 带有导流片燃烧室冷态分析42-43
  • 3.4 本章小节43-44
  • 第4章 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数值模拟44-69
  • 4.1 燃料的选择44-45
  • 4.2 计算模型、方法和边界条件设置45-46
  • 4.3 数学模型参数设置46-50
  • 4.3.1 PDF设置46
  • 4.3.2 离散相模型的设置46-49
  • 4.3.3 喷射源参数设置49-50
  • 4.4 燃烧室燃烧计算工况50-51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51-67
  • 4.5.1 前凸台长L对燃烧性能的影响51-54
  • 4.5.2 不同湍流模型的对比54-55
  • 4.5.3 进口气流温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55-57
  • 4.5.4 后钝体开口对燃烧性能的影响57-58
  • 4.5.5 主喷嘴煤油喷射速度对燃烧室燃烧的影响58-60
  • 4.5.6 主副喷嘴燃油流量分配对燃烧的影响分析60-63
  • 4.5.7 凹腔副喷嘴纵向位置对燃烧的影响分析63-65
  • 4.5.8 导流片横向位置对燃烧的影响分析65-67
  • 4.6 本章总结67-69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本文研究结论69-70
  • 5.2 研究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5-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吉湘,钱龙文,张逸敏,钱品根,徐淑,陆卫国;关于旋流式燃烧室工作过程若干问题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1983年03期

2 夏来庆,马元骥,金晖;斜盘形燃烧室用于解放发动机的研究[J];汽车工程;1986年03期

3 孟祥泰,刘高恩;燃烧室进口高温高压状态下一氧化碳排放特性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1期

4 李继保,胡正义;高温升高热容燃烧室设计技术分析[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0年04期

5 李继保,刘大响;局部富油供油扩展燃烧室贫油点火熄火边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3年02期

6 尚守堂;程明;李锋;张军峰;马宏宇;;低排放长寿命燃烧室关键技术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09年02期

7 谢超;王力军;;新概念燃烧室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弛;王建臣;覃清钦;杜鹏;姚翔;林宇震;许全宏;;微型燃气轮机乙醇燃烧室点火与熄火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9期

9 黎明;吴二平;唐明;;高温升蒸发型双腔燃烧室的设计[J];推进技术;2010年04期

10 李杰;;先进低氮氧化物排放燃烧室技术分析[J];航空科学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家荣;;短环燃烧室点火和燃烧稳定性能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2 尚守堂;程明;张军峰;李锋;马宏宇;;低排放长寿命燃烧室关键技术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飞;余西龙;顾洪斌;李智;林鑫;陈立红;张新宇;;超燃燃烧室气流参数诊断[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4 郎洪俭;黄勇;郭志辉;;双轴向旋流杯燃烧室主燃区流场特性[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杰;;富油燃烧-猝熄-贫油燃烧(RQL)燃烧室技术分析[A];第三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立恒;电炉一次废气抽吸系统改进[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徐华胜;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新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超;中低热值气体燃料锥形稳燃装置数值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2 徐榕;湍流燃烧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程晓军;串联式TBCC超级燃烧室燃烧组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吴鑫楠;燃气轮机含氢燃料稀释燃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林庆国;空间轨控发动机高效燃烧室仿真与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李雅军;环管型燃烧室点火及熄火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黄明明;燃气轮机燃烧室柔和燃烧机理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王利和;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过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曾青华;贫直喷燃烧室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张鲲鹏;基于燃气再循环的高压燃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瑾;小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参数化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徐潘龙;基于定容燃烧室的可视化试验平台开发[D];吉林大学;2016年

3 黎欢;突扩先进驻涡燃烧室煤油喷雾燃烧数值模拟[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杜丹阳;不同压缩比下活塞顶部形状对汽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周子琛;燃气轮机柔和燃烧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朱宏飞;某增压汽油发动机气道和燃烧室优化设计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黄行良;燃气轮机干式低NO_X燃烧室的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D];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2016年

8 杨牧歌;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设计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峥;燃烧室燃油喷雾场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齐海帆;燃烧室头部设计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8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98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