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初期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 还原能力 电子穿梭能力 三维荧光光谱 出处:《分析化学》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阐明填埋垃圾初期水溶性有机物(DOM)电子转移能力的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采集不同深度填埋垃圾并提取DOM,以希瓦氏菌MR-1和柠檬酸铁(Fe Cit)分别作为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测定DOM的电子供给能力(EDC)、电子接受能力(EAC)和电子穿梭能力(ESC),采用光谱分析技术对电子转移能力的3种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DOM中类腐殖质物质和类蛋白物质既能够作为电子供体传递出自身携带的电子,又可以作为电子受体接受微生物供给的电子。随着垃圾填埋的进行,DOM的电子供给能力和电子接受能力均先升高后降低,而电子穿梭能力持续增强。类蛋白物质是填埋初期DOM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决定DOM的电子供给能力和电子接受能力的演变。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类蛋白物质的降解是DOM的电子接受能力和电子供给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DOM反复氧化还原过程中光谱特征和参数变化规律显示DOM的电子穿梭能力主要源于DOM中类腐殖质物质。在填埋垃圾降解和腐殖化过程中,DOM中类腐殖质物质不断合成,致使其电子穿梭能力不断增强。
[Abstract]: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rul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lectron transfer ability of water-soluble organic matter (DOM)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ndfill, the landfill waste was collected and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depth. The MR-1 and Fe citrate were used as electron donor and electron acceptor,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 supply capacity, electron acceptance capacity and electron shuttle ability of DOM were determined. The thre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lectron transfer ability were analyz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umus-like substances and protein-like substances in Dom were determined. Quality can be used as an electron donor to transmit the electrons that it carries.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n electron receptor to receive electrons supplied by microorganisms. With the landfill, the electron supply capacity and electron receptivity of Dom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protein-like substanc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DOM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ndfill, and its content determines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 supply ability and electron acceptance ability of DOM. Degradation of protein-like substance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of electron receptivity and electron supply ability of DOM.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 changes of DOM during repeated redox of Dom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n shuttle ability of DOM is mainly due to the decay in DOM. Merozoite substances. Humus-like substances in the Dom are continuously synthesized during the degradation and humification of landfill wastes, As a result of its electronic shuttle capabilities continue to enh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08573)资助~~
【分类号】:X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冉;周顺桂;袁田;庄莉;袁勇;;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2 张群;如何看待呼吸链电子转移的高效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3 汪志勇,张志成,张曼维,姚思德,刘桂民,骆坚,林念芸;含有磷酸酯的肽链中的电子转移[J];化学物理学报;1993年04期
4 储高升,汪志勇,张曼维,,张志成;肽链中电子转移研究的进展[J];大学化学;1995年04期
5 郝芬珊;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及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郭建新,张启元;异类分子间电子转移过程内重组能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7年15期
7 翟宇峰,蒋华良,朱维良,顾健德,陈建忠,陈凯先,嵇汝运;生物体系中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Ⅱ.分子间电子转移及电子供、受体间不同基团的影响[J];化学学报;1998年11期
8 张少雄;没有必要从反应历程分析电子转移[J];化学教育;2004年08期
9 胡丽娜,张立敏,卢小泉;仿生生物膜上多巴胺的电子转移过程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10 周重文;朱权;傅克祥;李象远;;电子转移溶剂重组能的单球模型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国忠;龙德武;;氨基酸与银纳米粒子间光致电子转移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龚珍;朱维良;沈旭;罗小明;沈建华;陈凯先;蒋华良;;钙和1,3,5,7-环辛四烯的电子转移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琪;王磊;郁章玉;;邻甲苯胺在二氯乙烷中电子转移性质及过氧化氢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陆道惠;陈德文;王素华;;甲基紫精与醇类间的光电子转移和光反应过程[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张关心;张德清;贾丽娜;曾艳;邬慧;朱道本;;金属离子诱导的分子内电子转移[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吕申壮;李象远;何福城;;构型对芳基桥体分子内电子转移矩阵元影响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周重文;傅克祥;李象远;朱权;;电子转移溶剂重组能的单球模型和TCNQ自交换电子转移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立东;HelmuthM銉hwald;;发生在纳米薄膜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董凤霞;郑莹光;郑海鹏;张瑞丰;沈家聪;;两种稳定自由基之间的电子转移[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张德清;张关心;孙飞;谭陆西;朱道本;;金属离子诱导的四硫富瓦烯与醌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伟;基于第一性原理和量子动力学研究有机体系中电子转移过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吕申壮;有机分子体系电子转移及其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业飞;改进的键耦合路径模型及其在蛋白质电子转移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继凤;生物分子体系中电子转移动力学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朱文娟;溶液中电子转移反应速率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文婷;卟啉修饰电极界面电子转移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刘晓瑭;共掺体系中稀土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及光谱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荣幸;溶剂中几种典型体系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易海波;有机共轭体系的光诱导分子间电子转移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段晓惠;有机分子体系光诱导电子转移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天方;卟啉及衍生物在光合作用下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2 程驳非;光诱导电子转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的探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万华平;有机小分子的电子转移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4 陶亚;水溶性有机物的电子转移能力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黄金玲;对苯醌电子转移的红外伏吸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董德芳;氢醌等生物分子在液/液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过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南米娜;模拟生物膜上金属卟啉等化合物电子转移动力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俊英;金属卟啉等化合物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佟静;二肽体系电子转移及溶剂效应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包子民;π-σ-π型双稳态分子中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及其外电场效应[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14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1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