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家车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ESDA-GWR分析
本文选题:私家车碳排放 +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 参考:《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2012年全国3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私家车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城市私家车碳排放空间分异显著,碳排放总量呈现中部东部西部、中部北方南方的变化趋势,人均碳排放量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态势,地均碳排放量则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对私家车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且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经度或纬度地带性规律。
[Abstract]:By us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and 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GWR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general tre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driving factors of private car carbon emissions in 312 cities in China in 201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private cars' carbon emissions i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s significant,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shows the trend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entral China. The averag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of private cars are low in the east,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 in the north and south, respectively. Ground average carbon emissions are low in the south,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The per capita savings deposit balanc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of private cars, followed by the per capita GDP and the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obvious longitude or latitude zonality.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40;41271184) 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63)
【分类号】:X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吴国华;侯进生;;碳排放变化效应分解及其对策——基于山东省数据:1995-2010[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维;如何教会居民减少碳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华士镇 门开阳;浅谈美国生活方式和美国的碳排放[N];江阴日报;2010年
3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碳排放中和富了谁?[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记者 罗沙 王洪江;碳排放计算器,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和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崔修佳;澳大利亚计划2012年征收碳排放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记者 彭德倩;2030年:本市碳排放有望“下折”[N];解放日报;2011年
7 朱勤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影响碳排放的人口因素探讨[N];中国人口报;2011年
8 曹学明;澳政府征碳排放税计划引起业界强烈反应[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碳排放定价方案出台[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闫磊;多国反制 欧盟碳排放税或被迫调整[N];经济参考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郭璐;城市家庭通勤碳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4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79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