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柱样中PAHs分布的年代特征

发布时间:2019-01-08 12:15
【摘要】:利用~(210)Pb和~(137)Cs定年技术结合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柱样中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结果分析PAHs在近90年间的年代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河漫滩沉积物中PAHs质量比在1960年以后急剧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与我国滇池和其他部分城市湖泊沉积记录基本一致,但与发达国家同类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与国内其他河流沉积物相比,松花江PAH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呈现以萘、菲等低环化合物为主的污染特征.根据PAHs环数的相对丰度、w(蒽)/w(蒽+菲)、w(荧蒽)/w(荧蒽+芘),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PAHs质量比的阶段性变化与流域内近90年的人口、GDP均显著相关,即松花江PAHs污染与人类活动显著相关.
[Abstract]:Using ~ (210) Pb and ~ (137) Cs d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PAHs) in sediment column of Songhua River floodplain, the chr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Hs in recent 90 yea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ratio of PAHs in floodplain sediments of Songhua River increased sharply after 1960, and decreased after reaching its peak in the early 1990s, whic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cords of lake sediments in Dianchi Lake and other cities in China. But the result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ompared with other river sediments in China, the PAHs pollution in Songhua River is at a medium level, showing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phthalene, phenanthrene and other low cyclic compound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AHs rings, w (anthracene / w (), w (fluoranthene) / w (fluoropyrene), the main sources of PAHs in sediments are petroleum pollution, the periodic change of PAHs mass ratio 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basin for nearly 90 years. GDP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Hs pollution in Songhua River and human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金(批准号:2009ZX0707-001-0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批准号:20100061110041) 吉林省环保局项目(批准号:2009-19)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萍;王东辉;;加强冰封期的污染防治是松花江治理的关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2 ;周生贤开年确立松花江流域环保重点[J];绿叶;2006年01期

3 唐云梯;;松花江的叹息[J];大自然;1981年03期

4 徐鑫成;松花江流域阿什河段水体遗传毒理学研究[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5 翟平阳;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的防治[J];北方环境;2003年01期

6 宋雪莲;松花江,曾经美丽的母亲河[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46期

7 马若飞;邓佳;;周生贤赴松花江慰问基层环保职工 向全国环保系统及关心环保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新春问候[J];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8 范立颖;;吉林化工厂爆炸对松花江流域产生的危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7期

9 曹靖凯;;点击 松花江[J];环境教育;2008年04期

10 周晓明;杨永涛;;论松花江流域和谐发展之路[J];硅谷;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尚洁澄;;松花江污染和哈尔滨停水事件的初步分析与反思[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岳甫均;刘丛强;李思亮;;松花江流域水体硝酸盐来源及其转化过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付宁;王博;;松花江航电枢纽工程截流后水质状况调查与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4 王文涛;花修艺;董德明;赵蕴珠;梁大鹏;;松花江吉林省江段部分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黄俊;李琼;郝天文;谢映霞;邵益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方法研究——以松花江流域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金文浩;;松花江流域吉黑两省化工污染潜在危险性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李景龙;翟平阳;;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冯玉杰;孙清芳;高鹏;;松花江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孟雪靖;孟雪征;尚杰;;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以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10 郭伟;何孟常;杨志峰;林春野;;松花江吉林-哈尔滨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分布和来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振伟;松花江 会不会断流?[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世东 宗建树 李庆生 刘晓星 杨晓娣 本报通讯员  常文兴;勇士决战松花江[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董伟;松花江为何出现断流[N];人民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胡京春;期待松花江早日变得变净变美[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杨磊 蒋明倬;松花江流域的多米诺骨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记者 朱玉春;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严重应重点严治[N];协商新报;2005年

7 李乐;松花江水体污染暴露协调症结[N];中国经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谭力新 见习记者 毕诗春;松花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记者 朱大明;希望东北城市和企业为松花江休养生息作出更大贡献[N];长春日报;2007年

10 赵洪军;吉林:严重污染松花江企业要搬迁[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锋;松花江流域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阴琨;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刘宝林;松花江流域(吉林省部分)水环境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特征[D];吉林大学;2013年

4 王策;松花江典型有机污染物动态数值模型构建与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纪峰;松花江中硝基苯类污染物应急检测及水质达标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婷婷;基于GIS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修芳;第二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污染的地域分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晨;一百年来第二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的历史变迁(1898-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斯琴高娃;松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轶焱;松花江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张帆;松花江流域(吉林段)城市化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争;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刘士奇;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水环境现状与预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巍;第二松花江中下游土壤异常元素分布特征及原因[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静;松花江哈尔滨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0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