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全球变化下的重金属污染与外来植物入侵

发布时间:2020-01-31 00:35
【摘要】:最近十几年来,全球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关于外来植物入侵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交互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暖及氮沉降对外来植物入侵力的影响。结合重金属污染和外来植物入侵这2个重要的全球变化因子,从植物对重金属的高耐受、富集及相应解毒与生物抗性可能对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进行初步讨论。旨在探讨化学污染和植物入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入侵生态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图文】:

外来植物,假说,相互关系


从生物学来说,重金属是指一系列即使是在低浓度也能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伤害的金属及亚金属。在土壤中,重金属不易被迁移,不能被生物降解,有些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毒性增大1倍,尤其对农作物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农业等经济生产。同时重金属(如As、Cd、Hg、Pb等)能被富集,随着生物链层层递增,可对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人类造成极大伤害[32]。重金属的毒性有可能是对生物体各种生理过程的干扰。比如,使酶失活、打乱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官能团分子,或是替换重要的元素以及破坏膜的完整性等细胞水平的破坏。重金属毒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增加了与电子转移相关的活性氧的产生[33-34],而活性氧的增加会导致脂质过氧化、膜分解、离子泄露以及DNA损伤等氧化胁迫[35]。3重金属富集自然界中,尽管大多数的植物对重金属敏感,但有些植物能够较其他植物耐受更高的重金属浓度,或者通过各种反应机制将重金属排除在外,阻止其进入体内。然而,存在许多能够主动对重金属进行超量富集的植物,如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L.)能够超富集Cd[36]、蜈蚣草(PterisvittataL.)能够超富集As[37]等。3.1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植物对锌、铁等必需金属元素的吸收是由于编码阳离子在质膜的相关转运蛋白相关基因ZIP的表达。通常,,在非超富集植物中,这些基因只有在锌缺乏的情况下才会表达[38],而在超富集植物中这些基因会持续表达以从体外大量转运锌、铁等重金属至体内[39-41]。这些转运蛋白可能也有助于植物对一些非必需金属的吸收。比如,增加锌的浓度有助于超富集植物天蓝遏蓝菜(Thlaspicaerulescens)和鼠耳芥(Arabidopsishalleri)对镉的吸收,这表明镉离子是通过锌的转运蛋白通道流?

外来植物,假说,相互关系


从生物学来说,重金属是指一系列即使是在低浓度也能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伤害的金属及亚金属。在土壤中,重金属不易被迁移,不能被生物降解,有些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毒性增大1倍,尤其对农作物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农业等经济生产。同时重金属(如As、Cd、Hg、Pb等)能被富集,随着生物链层层递增,可对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人类造成极大伤害[32]。重金属的毒性有可能是对生物体各种生理过程的干扰。比如,使酶失活、打乱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官能团分子,或是替换重要的元素以及破坏膜的完整性等细胞水平的破坏。重金属毒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增加了与电子转移相关的活性氧的产生[33-34],而活性氧的增加会导致脂质过氧化、膜分解、离子泄露以及DNA损伤等氧化胁迫[35]。3重金属富集自然界中,尽管大多数的植物对重金属敏感,但有些植物能够较其他植物耐受更高的重金属浓度,或者通过各种反应机制将重金属排除在外,阻止其进入体内。然而,存在许多能够主动对重金属进行超量富集的植物,如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L.)能够超富集Cd[36]、蜈蚣草(PterisvittataL.)能够超富集As[37]等。3.1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植物对锌、铁等必需金属元素的吸收是由于编码阳离子在质膜的相关转运蛋白相关基因ZIP的表达。通常,在非超富集植物中,这些基因只有在锌缺乏的情况下才会表达[38],而在超富集植物中这些基因会持续表达以从体外大量转运锌、铁等重金属至体内[39-41]。这些转运蛋白可能也有助于植物对一些非必需金属的吸收。比如,增加锌的浓度有助于超富集植物天蓝遏蓝菜(Thlaspicaerulescens)和鼠耳芥(Arabidopsishalleri)对镉的吸收,这表明镉离子是通过锌的转运蛋白通道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军文,聂呈荣,汪跃华,温玉辉;全球变化研究的新内容与方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张绪良;全球变化研究综述[J];高师理科学刊;2002年04期

3 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张雪芹;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年01期

4 林海;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年01期

5 张丕远;全球变化研究:一门综合学科发展的历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01期

6 葛全胜,陈泮勤,方修琦,林海,叶谦;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挑战与研究对策[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7 王绍武;;从现代和过去看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5期

8 徐冠华;葛全胜;宫鹏;方修琦;程邦波;何斌;罗勇;徐冰;;全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J];科学通报;2013年21期

9 ;中国全球变化委员会正式成立[J];灾害学;1988年04期

10 黄定华,叶俊林;创建全球变化学的意义及认识[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文杰;符淙斌;温刚;叶笃正;;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邹其嘉;;全球变化和地球物理环境[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李文华;;全球变化与全球化对山地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4 任振球;;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全面应对全球变化后果[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爱军;;海岸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及其在应对全球变化中的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申丹娜;;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数据共享政策的启示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任美锷;;全球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周广胜;施丹平;李从先;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王玉辉;周莉;;全球变化对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蒋丽;马略耕;侯文娟;郭继勋;;松嫩草地碳、水通量对全球变化的响应[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姚冠荣;高全洲;;河流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雪晴;我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尚未形成国家战略体系[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付洪军;宣讲全球变化应对之策[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刘蔚如;我校成立全球变化研究院[N];新清华;2010年

4 记者 游雪晴;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亟需加强[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王硕;全球变化研究:中国声音指日可待[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高博;全球变化研究中心首批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李大庆;我“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获联合国奖项[N];科技日报;2014年

8 潘俊杰;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的危害[N];中国气象报;2006年

9 记者  罗晖 游雪晴;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滕艳邋夏鹏;要从地质尺度研究全球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凤臻;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小晖;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闫军辉;全球变化区域适应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冬;全球变化下秦岭东西部响应程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道卫;面向全球变化的月基对地观测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谨菲;商洛市全球变化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7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