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WFGD系统脱硫塔内流场数值模拟及除雾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9:43
【摘要】: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是燃煤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控制技术,其中,脱硫塔是WFGD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塔内的脱硫效率、除雾效率、压力损失及气液传质等参数。然而,传统脱硫塔在实际运行中常存在内部烟气流场分布不均匀、运行成本高、塔内除雾器除雾效率低、浆液利用率低以及浆液夹带导致的“石膏雨”污染等问题,因此,为了达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要求,提高WFGD系统脱硫塔性能,本文针对上述脱硫塔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采用CFD技术对装有3种不同孔隙率α与不同湍流单元直径D的湍流器的脱硫塔内的热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速度、温度、压力分布以及浆液驻留时间随孔隙率和湍流单元直径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湍流器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安装湍流器可明显改善脱硫塔内烟气流场的均匀性,使横截面的速度标准方差减小到1.0以下,并有效延长浆液驻留时间,提高吸收区的气液接触几率及浆液利用率;在综合考虑流场分布、气液掺混程度与能量损失的情况下,安装孔隙率为50%、湍流单元直径为1.2m的湍流器效果最佳。其次,对脱硫塔内流场进行了优化,探究了结构参数(脱硫塔入口烟道布置方式、塔体径-高比β)和运行参数(喷淋锥角θ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两方面的因素对塔内流场的影响。其中,针对入口烟道布置,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切圆式多入口烟道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120°切圆入口且切圆半径R=3.5m的烟道布置时,塔内流场均匀性有了显著改善,使塔内烟气速度分布大多集中在3.5~5.6m/s的最佳范围内;塔内浆液驻留时间由原塔的1.36s提升至2.77s;烟气入口及塔内温度分布更趋于均匀;综合考虑能量损失和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效果,脱硫塔径-高比β=13:24时效果最佳;当喷淋锥角θ为135°时,浆液驻留时间达到峰值,综合考虑降低塔内压力损失和延长浆液驻留时间,喷淋锥角θ选择120°时效果最佳;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后,可有效提高塔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最后,为考察脱硫塔内除雾器的除雾特性和提高其除雾性能,对除雾器二维单流道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选出了适用于模拟除雾器内部流动的湍流模型;对比分析了定常与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值间的差异;对带双集液槽的折流板除雾器和带倒钩的弧形板除雾器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出了 5种除雾器结构对比方案,综合考虑除雾效率及压力损失,最终选出了一种新型双集液槽三通道折形板除雾器,研究结果表明,该除雾器与其他4种方案相比其除雾性能具有显著提高。
【图文】:

示意图,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膏,石灰石


湿法烟气脱硫中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又是工艺最成熟、应用最广的逡逑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邋Flue邋Gas邋Desu丨furization,,邋WFGD),它具有脱硫效率高、逡逑脱硫副产物石膏可以回收等优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如图1-1所示。逡逑烟气处理逦i逡逑和s02吸收逦|逡逑逦逦L__逡逑n逦批》逦===t?逦1邋—.....逡逑回汝;^逦i一y逦空气-I邋I,逦逡逑_邋妨溟逦」逦石邋j石逡逑i邋f^逦-I逡逑d逦I邋i逦+逦L-r-v逦系邋s逡逑?=l)逡逑反应剂制备逡逑图1-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示意图逡逑Fig.邋1-1邋Diagram邋of邋limestone-gypsum邋wet邋flue邋gas邋desulphurization邋system逡逑2逡逑

脱硫塔,总压降,烟气量


利用参考文献[22]和[27]中脱硫塔现场实测数据,将原塔模拟得出的结果与逡逑脱硫塔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模拟准确性。实际测量值与模逡逑拟结果对比如表3-3和图3-2所示。根据二者结果的高度一致性可证明采用数值逡逑模拟方法研宄脱硫塔内流场特性是准确可靠的。逡逑表3-3脱硫塔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测量值对比逡逑Table邋3-3邋The邋actual邋measured邋and邋simulated邋results邋of邋the邋desulfurization邋tower逡逑运行参数逦模拟值逦现场测量值逦对比误差/% ̄ ̄逡逑烟气出邋口温度/(K)逦318.47逦325.75逦2.23逡逑900邋逦邋丨丨逦—逦逡逑750邋邋逦|-A-邋mm\逦逦逡逑I邋模拟值逡逑1邋450邋逦逦逦逡逑田邋300邋逦逦—逦逡逑150邋逦逦逦逡逑0邋I邋^逦^逦逦逦逦邋逦逦逡逑0逦20逦40逦60逦80逦100逦120逦140逡逑烟气量/邋(l04邋m3/h)逡逑图3-2烟气量与脱硫塔总压降关系逡逑Fig.邋3-2邋The邋relation邋between邋total邋gas邋amount邋and邋total邋pressure邋drop逡逑3.4不同孔隙率的湍流器对脱硫塔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逡逑固定湍流单元直径不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培培;付佳;徐智言;;船用脱硫塔结构安全性评估[J];船海工程;2019年01期

2 李正西;;脱硫溶剂“再生合一”的效益[J];炼油设计;1982年06期

3 郑德;朱乐群;王永林;;脱硫塔强化气液相分布的改造分析[J];冶金动力;2019年07期

4 王伟;宋静;;脱硫塔增效的数值模拟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11期

5 孙立亭;孙松山;战强;;完善脱硫系统指标报警对工艺提高的重要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15期

6 谷毅;赵佳顺;董少英;;应用清塔剂降低脱硫塔阻力的研究[J];燃料与化工;2018年06期

7 陈雨;;气体脱硫塔的腐蚀与防护[J];化工管理;2016年05期

8 杨义刚;;大型脱硫塔制造、安装过程控制[J];湖南农机;2014年04期

9 李国强;;玻璃钢动力波脱硫塔的制作及应用[J];铜业工程;2014年05期

10 李国诚;;船用脱硫塔塔内流场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和平;曹辉;王晓东;;提高烧结3#脱硫塔系统运行可靠度改造[A];2017年烧结烟气脱硝及综合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夏怀鹏;赵冰;汪洋;;脱硫塔内持液盘结构的优化研究[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I[C];2017年

3 温荣耀;刘克俭;刘前;;镁法脱硫塔颤振气固耦合分析与优化[A];第十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高晓刚;;筛板脱硫塔协同除尘试验研究[A];2016年燃煤发电清洁燃烧与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5 周密;马紫阳;王利娟;李俊霞;冯兆缘;陈宁;;基于旋流反应的船用脱硫塔的数值模拟[A];2018年数字化造船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8年

6 刘豫龙;李延明;刁均山;孙安华;徐明海;;脱硫塔内气液流动与传质平衡计算[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汪洪涛;;翅片管束降膜式脱硫塔内流场的数值模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于航;刘城君;苏玉栋;郑子升;范昊;张文涛;;船舶废气脱硫系统设计难点分析[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9年

9 袁晓东;汪鑫;许洁;;脱硫系统改造后阻力异常原因分析[A];《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9年

10 郄雪光;;影响焦炉煤气的脱硫因素及改进方法[A];2017年烧结烟气脱硝及综合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岩;微型吸收器助力企业节能降耗[N];中国化工报;2015年

2 通讯员 郭煜宏;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打造业绩新增长极[N];中国水运报;2019年

3 李新林;脱硫工艺全面升级年可节约成本600多万元[N];中国黄金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程靖峰 通讯员 王丽 实习生 赵瑞;打造低碳环保的示范工程[N];陕西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李军;沙漠也不能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7年

6 刘新新;脱硫塔“上岗” 守护南京蓝天[N];中国石化报;2014年

7 董健;山西焦化新型脱硫法创效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翟文;河北可耐特试制成功脱硫塔浆液FRP喷淋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9 记者 魏双林;河北推出高性能FRP材料脱硫塔[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魏双林;河北瑞和玻纤复材脱硫塔高效环保[N];中国建材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全;镁基船舶废气脱硫塔内流场及反应过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2 张立强;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物料内循环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乃华;新型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邓佳佳;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过程优化及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殿勋;火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流场优化分析及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虎;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气液固混合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方博;旋流雾化方形脱硫塔内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周密;镁法船用废气脱硫塔仿真优化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3 陈朋;WFGD系统脱硫塔内流场数值模拟及除雾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4 金张良;船舶湿式Ⅰ型脱硫塔的实验研究及流场数值模拟[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5 潘涛;基于梁和壳单元脱硫塔结构的Mises应力及模态分析与优化[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6 师俊杰;SDA脱硫塔内流动与传质耦合特性及优化[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7 宋冬;真空碳酸钾脱硫制酸工艺的应用与改进[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8 房慧德;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塔优化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9 陶正新;600MW锅炉尾部烟道流场分析与优化[D];东南大学;2018年

10 李文;医药废物的焚烧工艺选择与脱硫塔工艺设计[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6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96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