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EBF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生产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8:20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且无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相关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随意就近排放至周围水体,造成农村周围水体的污染,农村污水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针对农村分散污水的特点,选择处理效率高、能耗少、运营管理简单的小型化、一体化设备符合当今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发展要求。在悬浮滤料膨胀床生物滤池工艺中发展而来的EBF(Expanded bed combined biofilters)一体化设备,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和可实现无人值守等优点,适用于农村分散污水处理。对EBF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研究了EBF一体化设备的挂膜启动,分析了设备中各级滤池的反冲洗特性;通过分析了进水水力负荷、回流比、气水比对设备处理效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运行工况,在最佳运行工况下EBF一体化设备稳定运行,探讨设备对COD_(cr)、NH_4~+-N、TN和SS的去除效果;研究了设备强化脱氮除磷的效果,以及该设备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处理效果。设备采用两阶段式连续进水自然挂膜的启动方法,历时25d的挂膜培养启动,EBF一体化设备对COD_(cr)的去除率可达到85%,对NH_4~+-N的去除效果达89%左右,对TN约有55%的去除效果。进水水力负荷、回流比和气水比的改变都会影响系统的脱氮效果,随着进水水力负荷的增加,COD_(cr)、NH_4~+-N、TN的去除效能下降;在回流比为100%时,系统对TN的去除效率最高;随着气水比的增加,系统对COD_(cr)、TN的去除效果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H_4~+-N的出水浓度则不断降低;在进水水力负荷为3m~3/(m~2·h)、回流比为100%、气水比为4:1时,系统对COD_(cr)、NH_4~+-N、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6.4%、91.5%、57.8%和95.2%。TN、COD_(cr)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第一级缺氧滤池,NH_4~+-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第二级好氧滤池。在第三级缺氧滤池进水槽中投加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选用乙酸钠为碳源,在C/N=3.5时,可使系统出水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在第三级缺氧滤池投加除磷药剂,结果表明,除磷药剂AlCl_3的除磷效果好,投加量为50mg/L时,第三级滤池对TP的去除效率可达84.6%,且对系统去除COD_(cr)、SS影响不大。当EBF一体化设备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处理高氨氮废水时,采用A/O两段运行,并投加碳酸钠补充好氧区碱度。系统稳定运行时,在回流比为300%,气水比为5:1的运行条件下,COD_(cr)、NH_4~+-N、TN和SS的去除效能均表现良好,去除率分别为86.8%、90.3%、63.9%和86.4%。
【图文】:

排放污水,污水排放,现状,污水


图 1-1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Fig. 1-1 Discharge statu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2012 年我国农村排放污水量约为 91.71 亿 m3,其中,约 76.7%的污入周边水体,,大量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造成河流的污染[8-9]。截止目前,我国小城镇所在区域约 90%受到污染,不宜段占 78%,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区域约 50%。我国有近 60 万个行政

转化规律,含氮物质,脱氮技术


(b)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图 1-2 含氮物质转化规律Fig. 1-2 Transformation rule of nitrogenous substance生物脱氮技术,短程硝化反硝化优势如下:①省略了将 N提高了硝化反应的速率,减少耗氧量;②由 NO2--N 直接参过程中的碳源需求;③减少用于中和酸度的碱度投加量,且化反硝化过程中,其关键在于如何将氨氮氧化维持在 NO2步氧化,达到 NO2--N 大量积累。近几年来,研究表明游离、溶解氧(DO)浓度等对实现短程脱氮有着重要的影响化生物脱氮技术氨氧化技术(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即在厌氧环2--N 或 NO3--N 为电子受体,将氨氮(NH4+-N)氧化为氮气-[32],其反应过程如图 1-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9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子爱;贺莉;潘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分析[J];中国沼气;2015年06期

2 江春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探析[J];四川水泥;2015年08期

3 余晓敏;;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年15期

4 胡明;刘英豪;朱仕坤;李冠杰;曲波;范彬;;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2期

5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12期

6 郑永旭;;小型化、分散式处理城市污水的对策分析[J];城市观察;2015年02期

7 刘德永;杨春梅;;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性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7期

8 王阳;石玉敏;;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年02期

9 王卓;;高效好氧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设备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08期

10 王瑞;;论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华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开发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礼祥;城市污水处理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工艺研究与能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二岗;PAC强化BAF脱氮除磷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余艳艳;庭院式分散污水生态处理工艺与一体化装置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3 尹超;悬浮滤料生物流化反应器应用于微污染水处理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碧印;不同外加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深度脱氮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杨婧园;一体式A-BAF工艺处理低C/N工业园区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郭福荣;一体式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之脱氮除磷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涂琴霞;小城镇给水工程相关标准规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金凌;曝气生物滤池特性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娅;曝气生物滤池化学除磷药剂的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段秀举;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生产性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0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