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狼尾草的电磁屏蔽材料制备与表征

发布时间:2020-03-25 18:26
【摘要】: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基于高值清洁廉价草本植物资源开发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的构想,借助响应面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Design Expert)以及电子显微镜(SEM)和电磁屏蔽分析仪等测试手段,以狼尾草粉末为基材、以纳米CuO为增强体,采用温压成形方式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电磁屏蔽材料。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电磁辐射与电磁屏蔽效能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不仅与材料成分、结构、形状及成形工艺参数等因素有关,还与电磁波的频率、场源性质等因素相关,当某种材料的屏蔽效能(SE)达到30dB以上时认为这种材料具有电磁屏蔽效能。(2)制备粒度分别为-40目、-60目、-80目的狼尾草粉末,并对其基本物理性能与工艺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其颗粒形貌呈长条状;通过筛分析,发现其粒度分布为正态分布;通过工艺性能试验发现,其松装密度、压缩性(压坯密度)和成形性(压坯强度)均随其颗粒细化而提高。(3)以-80目“狼尾草”粉末为基材,制备“狼尾草粉末/纳米CuO复合材料”,并应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对其成分配比与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复合材料中纳米CuO最佳添加量为40wt%,最优成形工艺参数组合为:温度180°C,压力70MPa,保温保压时间35min;在最优成分配比与最佳成形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与吸水率分别为77.4 MPa、8560 MPa和2.3%,与预测值相符,说明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成分配比与最优工艺参数可信。(4)以-80目狼尾草粉末为基材,在最优成形工艺条件下,研究纳米CuO含量与电磁波频率对狼尾草粉末/纳米CuO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发现在最佳工艺参数和最优成分配比(纳米CuO含量40wt%)下,试件在频率大于20MHz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变化不明显,稳定在60dB。在20MHz电磁波环境下,当纳米CuO含量为30wt%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可达35dB,且随纳米Cu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纳米CuO含量超过40wt%时,制备的复合材料试件的屏蔽效能变化放缓。(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按最佳成分配比制备了规格为600×300 X 5mm的墙体电磁屏蔽贴片,其屏蔽效能略优于试件。
【图文】:

显微照片,狼尾草,粉末颗粒,显微照片


球状的粉末流动性、填充性和压制性能都会较好,且压制成品的密度均匀性好[7°]。逡逑通过粉末的微观结构可以一定程度的了解粉末的流动性、填充性和压制性,粉末逡逑显微照通过日产FEOL?6380LV型显微镜测得粉末放大100倍,如图3.1所示。由图逡逑3.1可以看出狼尾草粉末颗粒形貌为长条状。逡逑图3.1狼尾草粉末颗粒显微照片X邋100逡逑Fig.邋3.1邋Pennisetum邋powder邋particle邋photomicrograph邋X100逡逑3.邋2.邋2主要物理性能逡逑(1)狼尾草粉末密度逡逑狼尾草粉末的松装密度与振实密度试验结果如表3.2所示,不同粒度大小的狼尾逡逑草粉末对应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由表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狼尾草粉末粒度的减小,逡逑狼尾草粉末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也随之变小。其主要原因为,粉末自身之间会出现逡逑搭桥现象,当粉末的目数越大时,其纤维长度和宽度也会相应增大,粉末颗粒之间搭逡逑桥现象就会越明显。粉末颗粒之间产生的搭桥现象导致的间隙是颗粒本身体积的几倍逡逑大小,从而影响材料的松装密度。随着材料目数的增大,材料变得越来越细,材料粉逡逑末颗粒之间出现的搭桥现象越来越不明显,,粉末颗粒之间的间隙也就会随之减小,从逡逑而使材料的密度增大。逡逑14逡逑

残差,静曲强度,试件,正态分布


and邋predicted邋value邋map邋of邋test邋piece邋static邋bending邋strength逡逑在软件中输入各项试验数据,获得试件静曲强度数学模型以及各项系数的方差与逡逑残差,如表4.4和图4.5,表4.4可知,P<0.05,所以此模型显著,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75,逡逑相关系数大于0.8,表中可以看出,A、B、C、AB、AC、BC、A2、B2、C2都小于0.05,逡逑2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4;X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影;;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造纸;2015年02期

2 曲建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15期

3 张振鹏;;电磁辐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J];科技视界;2014年30期

4 张延林;齐万智;孙丽萍;;木碳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特性分析[J];森林工程;2013年01期

5 寿奉粮;赵芳霞;张述东;华娇;张振忠;;水性镍系电磁屏蔽涂料的制备及屏蔽效能[J];铸造技术;2012年11期

6 蔺绍江;熊惟皓;姚振华;石其年;;球磨方式对TiC/316L复合粉末压缩性及烧结行为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4期

7 罗真付;潘彪;陆步云;张雪峰;陈施羽;;长江滩地杨木密度和干缩性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2年02期

8 李丽;;电磁辐射污染探析[J];机床电器;2011年02期

9 陈纪文;黎军;;纳米导电和电磁屏蔽涂料特性表征和评价方法[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10 陈庚远;;浅谈电磁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斌玉;尹卫平;田欣哲;;固体核磁对草本/木本、坚果等不同生物质材料中木质素结构表征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乐;热加工工艺对稀土镁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8年

2 顾敬超;电磁辐射对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及神经样细胞的生物学效应[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3 孙丽芳;人体电磁防护服的仿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何健峰;草本与木本水培植物根系诱导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5 郑丽;医用天线对人体头部电磁辐射影响的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6 王东;电磁辐射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孟凡虎;中密度纤维板并行在线调施胶优化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邦成;微波陶瓷在微波炉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石峥;基于矢量有限元法的结构电磁兼容特性数值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邱帖轶;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2600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00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