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变化背景值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方法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3-28 00:43
【摘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主要有环境地球化学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法,其中环境地球化学法主要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密切相关,从土壤的角度出发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本文选用池州地区作为背景区,选择该地区花园巩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对环境地球化学法进行深入剖析与完善,共采集背景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14件(其中3件样品进行粒度7级筛分)以及污染区水系沉积物样品2件,同时收集了215件池州地区1:20万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数据,共计252件样品进行环境地球化学法的应用与验证。本文首先采用元素统计法、元素参比法、累积频率曲线法对研究区进行背景值确定。结果显示元素统计法估算的背景值,除As和Cd外,其余6项元素Hg、Cu、Pb、Cr、Zn、Ni的背景上限与国内外标准值具有很大的偏差,且参照该背景值,研究区只有Cd的含量超标,该方法估算结果比较笼统;元素参比法估算背景值时,由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时,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05,该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不可行,突显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累积频率曲线法估算的背景值与样品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样品均未超标,这与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出入,且累积频率曲线法在判断异常拐点时存在人为影响,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三种环境化学方法在元素背景值的确定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且估算的背景值均为定值,给土壤环境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为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前人提出的定量表征微量元素风化行为的经验方程来估算研究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值,该方法估算的背景值为变化的值,即每一件样品均可计算出其背景值。利用污染指数P_(经验)=lgC_(实测)/(lgC_(背景)+0.4)判断样品的污染情况,其结果显示D15和D16两个样品8项重金属的P_(经验)1,判定两样品污染;同时,判定了研究区部分样品存在Cd和Hg污染,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方法在背景值的确定过程中不受数据多少的影响,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克服了三种环境地球化学法存在的局限性,且变化背景值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解决了现行标准制定过程中“一刀切”的根本性问题,同时变化背景值的提出也给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新思路,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潜在价值和意义。
【图文】:

宏观环境


研究区宏观环境图

采样点位


采样点位置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X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清;;降低气测录井背景值影响方法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4期

2 禹贡;城市生态环境形象设计的生态背景值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3 俞宁;土壤中氟背景值表示方法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邓勃,秦建侯,李楠;北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中的镍背景值[J];环境科学;1987年05期

5 孙杉;刘为典;;天津市第Ⅱ承压含水组某些地下水环境因子背景值及其分布规律[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何亚琳;方重华;付舜珍;胡润伍;;黔中北农业经济区黄壤中元素背景值的研究[J];环保科技;1987年01期

7 覃长华;;重庆地区粮食中十一种元素背景值的调查分析[J];重庆环境保护;1987年02期

8 赵桂久;张立成;章申;;湘江水系铁锰背景值及其形成因素的研究[J];地理科学;1987年02期

9 王景华;;我国土壤中铜、锌、镍的背景含量和趋势分布[J];地理科学;1987年01期

10 秦建侯,邓勃;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处理原则和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希灿;;灰色GM(1,1,β)模型的参数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王红华;严婷婷;;云南省高背景值耕地土壤现状与作物积累状况初探[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勇;;灰色预测模型系列优化研究综述[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杨丰铭;徐恒;陈守余;;关于C#在背景值、线金属量及储量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5 柴振林;吴学谦;魏海龙;吕爱华;尚素微;朱杰丽;;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及安全质量评价[A];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宁;李利平;;兰州市冬季大气气溶胶水溶物的污染特征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慧峰;陈森发;;一种新的改进GM(1,1)模型及其应用[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灿生;;以背景值为标准评价南京市蔬菜土壤环境质量[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9 程二磊;;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在耳字壕地区的应用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上))[C];2017年

10 曾斌;曾武军;罗佑新;;残差非等间距GM(1,1)模型及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代世峰 国际有机岩石学会主席 任德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赵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讲师;煤中铀与雾霾没关系[N];中国煤炭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寇江泽;核雾染?毫无依据![N];人民日报;2016年

3 江小燕;全省首个国家背景站落户乳源[N];韶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晓佳;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赵旭;川中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春华;鲁北平原人口聚集区与非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及对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5 黄远;多模态的空气质量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6 高宁;贫信息小样本条件下时空动态变形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聂兰仕;中国、欧洲与北美大陆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凡;基于变化背景值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方法的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杜俊平;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植物和水体化学元素背景值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熊伟;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预测控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辉英;艾比湖流域土壤背景值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汪等;西藏申扎—班戈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玉强;研究中国地面臭氧时空分布特征[D];清华大学;2011年

7 李曼;灰色Verhulst模型和非等间距幂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8 白图雅;兴安落叶松林多年冻土化学元素背景值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刘会杰;灰色预测模型优化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10 林耀进;灰色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0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