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聊城市徒骇河风景区大气颗粒物变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0:14
【摘要】:聊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绿地可有效地阻滞和吸附大气颗粒物,是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徒骇河风景区绿地包括滨水公园和城市绿道两部分,是聊城城区主要的绿地,本研究选取该区域60个典型植物群落样地,通过测定样地内TSP、PM_(10)、PM_(2.5)的浓度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分析植物群落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植物群落大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筛选出对大气颗粒物浓度消减作用效果好的植物群落,为今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基本遵循“双峰单谷”的“U”形线,3种粒径颗粒物的浓度都呈“早上、傍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规律。植物群落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年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水平空间上,在植物群落的边缘大气颗粒物浓度最高,并有随逐渐深入群落内部,大气颗粒物浓度逐渐降低的趋势;9~15m时,大气颗粒物浓度下降幅度比0~9m要大。垂直空间上,6m处大气颗粒物浓度最高,1.5m处大气颗粒物浓度最低,从6m至1.5m,其浓度逐渐降低,但在1.5m以下,大气颗粒物浓度出现回升。(3)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5)。降雨可明显降低大气颗粒的浓度,对空气环境起到明显的清洁作用。(4)植物群落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削减作用,随群落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叶面积指数在3~4时对PM_(2.5)和PM_(10)浓度的削减作用最大,叶面积指数大于4时削减作用趋于平稳并逐步减弱;对TSP浓度的削减作用,叶面积指数在4~5时达到最大值,大于5时削减作用逐渐减弱。(5)对50个群落大气颗粒物浓度削减作用进行聚类分析,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削减作用较强的群落特征为:复杂群落结构、层次丰富合理、郁闭度在0.7~0.8之间、乔木层处于优势的乔灌草或乔灌群落,针叶常绿园林植物对大气颗粒物削减作用较大,如:刚竹(Phyllostachys Viridis)圆柏(Sabina chinensis(Linn.)Ant.)雪松(Cedrus deodara(Roxburgh)G.Don)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 Lévl.)等。
【图文】:

示意图,群落位,广场,作者


图 2-1 对照广场及群落位置示意图(作者改绘)Fig.2-1 Schematic Map of Community Location in Control and Sample Sites选择出的 50 个典型样地,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草地的不同类型划分(表 2-1),并调查记录群落部分特征。根据表 2-1,可以发现研究区内落叶树种较多,而研究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多发季节为冬季,此时研究区内主要依靠常绿树种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吸附、滞留根据调查选择 10 种出现频率较高、种植面积较大的常绿植物群落(51~60),样

示意图,监测点,作者,示意图


图 2-2 水平浓度变化监测点示意图(作者自绘)Fig.2-2 Diagram of Monitoring Points for Horizontal Concentration Chang 5 月 31 日,选择群落结构层次丰富的样地 47(群落为乔灌草广玉兰、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冬青球、高羊茅、常春藤)作置设置采样测量点,距地高度为 0m、1.5m、3m、4.5m、6mmin,传感器工作 1 次/min[117]。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冰;杜荣光;查贲;牛_g文;徐宏辉;浦静姣;;杭州地区一次严重雾霾过程气溶胶特性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2 赵松婷;李新宇;李延明;;北京市29种园林植物滞留大气细颗粒物能力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3 吴桂香;吴超;;植物滞尘分析及其数学表达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4 王志磊;赵红霞;翟付顺;;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04期

5 王庚辰;王普才;;中国PM_(2.5)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科技导报;2014年26期

6 阿丽亚·拜都热拉;玉米提·哈力克;塔依尔江·艾山;艾克热木·吾布力;喀哈尔·扎依木;金华;;阿克苏市5种常见绿化树种滞尘规律[J];植物生态学报;2014年09期

7 陶燕;刘亚梦;米生权;郭勇涛;;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8 赵松婷;李新宇;李延明;;园林植物滞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及规律[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9 江胜利;金荷仙;华晓莉;周延粉;;杭州常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3年05期

10 刘璐;管东生;陈永勤;;广州市常见行道树种叶片表面形态与滞尘能力[J];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灵艺;城市主干道路绿带滞尘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浩栋;城市道路林内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2 杨貌;城市道路绿地阻滞吸附大气颗粒物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贾益豪;夏季城市主干道林带对空气颗粒物扩散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4 何亮;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绿地的降温增湿和空气净化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0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0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