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图文】:
过分离所得[32]。的结构与性质子结构不同于具有高度规整和重复结构基元的纤维非常复杂,至今科研工作者尚未确切阐明木质素的致力于对天然木质素和人工合成木质素分子模型物详细的木质素结构信息[33-34]。木质素结构研究困难的重复单元,且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粘结,难以分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是由三种苯丙烷单网状聚合物。这三种结构基元如图 1-1 所示,分柏醇(coniferyl)和芥子醇(sinapyl)。通过三者之芳香基团可用图 1-1 中简称为 H,G,S 的三种结构表-hydroxyphenyl)、愈创木基(G,guaiacyl)和紫丁香聚合形成的可能的木质素分子结构模型如图 1-2 所
图 1-2 可能的木质素分子结构Figure 1-2 Possible structure of lignin macromolecule根据不同工业木质素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木质素产品在结构和性质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碱木质素主要官能团酚羟基、醇羟基、羧基和醚键等,其中化学性质活泼的为酚羟基与羧基。Butler 等[36]首次提出利用非水相电位滴定法测定木质素中酚羟基与羧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原料来源不同,酚羟基的质量分数在 2%-8%左右。后续研究中,研究者根据木质素化学性质,提出运用水相电位滴定法测定酚羟基与羧基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来源不同,酚羟基质量分数在 2%-12%左右[37],,而羧基含量在 4%-8%[38-39]。对于硫酸盐木质素来说,硫化反应的发生使得硫酸盐木质素中除了 C、H、O 外还含有 S 元素。薛菁雯等[40]测定出松木硫酸盐木质素中酚羟基和羧基含量与草类碱木质素相近,而高于杨木。而木质素磺酸盐中除具备原本木质素官能团外,还具有磺酸基。由于制浆过程中木质素部分酚羟基发生了磺化反应,使得所得产品中酚羟基百分数下降而磺酸基含量较多[41]。与此同时,木质素磺酸盐中羧基含量也高于碱木质素[42]。大量的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TB383.1;O64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保华;陈宏业;张兰;马会中;王超慧;夏天;;铁磁性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外包覆的制备进展[J];科技展望;2015年17期
2 霍希琴;陈英杰;何晓晓;谭蔚泓;;功能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亲和吸附介质靶向分离蛋白质研究[J];化学传感器;2009年01期
3 邢在臣;潘可风;;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4 黄水仙;许熠铭;谢民强;;磁性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年03期
5 邓海东;张成云;杨小红;郭子政;周武艺;;磁性纳米颗粒的二维光操纵及团聚效应[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4年06期
6 李慧;王大新;顾健;;超顺磁性纳米颗粒治疗肿瘤的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51期
7 葛玉卿;张宇;顾宁;;壳聚糖修饰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2年02期
8 韦卫中,吴华,李芳;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基因治疗乳腺癌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5年08期
9 汤艳;楚林疋;孙宁;刘忍肖;葛广路;;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在磁分离中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24期
10 隋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面改性[J];广州化工;201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波;张庆燕;葛金印;董川;双少敏;;导电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A];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上)[C];2015年
2 黄婧;冷永华;刘彤;李星国;;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性能[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明丽;程武;王苗;何敏;崔亚丽;陈超;;磁性纳米颗粒的水相转移及表面功能基团的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程武;王苗;彭明丽;;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羧基定量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甘志锋;姜继森;;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研究进展[A];上海市颗粒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永红;毕如意;李荣;钟国伦;;表面富羧基核-壳型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何华辉;邓联文;冯则坤;江建军;;磁性纳米颗粒膜微波物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8 杨啸林;葛世慧;阮成礼;;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吸收机理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Ⅲ)[C];2006年
9 李晓琦;吴继荣;吴鹏;李学慧;;磁性液体中采用混合两种表面活性剂修饰磁性纳米颗粒的实验研究[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张洪飞;师彦平;;磁性纳米颗粒的固相萃取新技术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邰举;“核磁共振纳米灯”让癌细胞“发光”[N];科技日报;2017年
2 记者 瞿剑;植物基因输送有新法 磁性纳米颗粒当载体[N];科技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道峰;免疫磁性纳米颗粒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乔晨萌;基于两性离子聚合物的核酸输递体系及免疫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刘书朋;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药物作用靶点生物淘洗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杜桂焕;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及其生物学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孙俊;功能性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王雪琴;基于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贾蓉蓉;磁有序体系的类近藤输运及磁性纳米颗粒的表征和远程操控[D];上海大学;2012年
8 李瑞雪;新型磁性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望峰;Co磁性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及其外场调控[D];南京大学;2012年
10 Zeeshan Ali;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的多种病毒同时检测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斌;面向氨硼烷释氢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何友益;木质素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柴洁;具有双模态造影作用的碘剂-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检测[D];厦门大学;2017年
4 朱晁乐;3种咪唑离子液体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在环境水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5 林桃;磁性纳米核壳结构固定化酶的制备及性能[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6 李彩云;气助磁分离连续回收重金属废水中磁性纳米颗粒及其机理初探[D];湘潭大学;2018年
7 王维;构建热化疗高效协同作用的复合载体系统[D];江苏大学;2018年
8 向晨阳;四氧化三铁多功能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核磁共振成像应用[D];湖北大学;2018年
9 提越;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污水处理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10 马思雨;中低频可调脉冲磁场的研制及调控磁性纳米颗粒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2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