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赤泥—石灰土抗剪性能及渗透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5:30
【摘要】:在制铝工业中,生产氧化铝会排出大量污染性废渣-赤泥,其排放量大,但消耗量较小,因而造成了赤泥的大量堆存。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引起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而赤泥的资源化利用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赤泥材料呈红褐色,含有SiO_2、Al_2O_3等成分,能在水中凝结堆积,且具有吸附性和胶凝性。而石灰土具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温缩、干缩特性较为显著,容易导致土体开裂。通过将赤泥与石灰土按比例配置成固化土混合料,可以用于改善建筑基础及路、地面垫层的性能,能够达到赤泥的资源化利用,并提高石灰土的强度和工程性能。因此在本试验中利用赤泥来改良石灰土,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固化土体的抗剪强度、复电阻率参数、渗透系数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同时研究了赤泥-石灰土混合料的固化效果及其机理。通过直接剪切试验并结合无损的复电阻率测试方法,得到改良土体剪应力与位移、剪应力与应变的变化关系,分析了赤泥含量、试样垂直压力、养护龄期等因素对固化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获取复电阻率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抗剪强度-复电阻率幅值的相关的关系式。通过渗透试验,揭示赤泥含量、固化土体初始含水率、孔隙比、养护龄期等试验条件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情况,建立相关变化率的关系式。得到了以下结果:(1)直接剪切试验中,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速率呈现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其中在剪应力快速增长阶段中,剪应力-剪切位移间的变化曲线呈近似线性增长的方式;随着应变的增加,剪应力逐渐增大;赤泥含量增加时,赤泥-石灰固化土的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赤泥在掺入量为42%~48%时,试样的强度较高;垂直压力加大时,抗剪强度线性增加;对试样进行养护,有利于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土体的固化性能。(2)电流频率的变化会影响试样的复电阻率幅值和相角等电参数值。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大,试样复电阻率幅值逐渐减小,幅度先快后慢;相角值先增大后减小,其绝对值呈“U”形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试验中选取50kHz电流频率条件下的数据进行分析;试验过程中,复电阻率幅值随剪切面的相互错动而增大。(3)随着试样中赤泥含量和所受垂直压力的增大,复电阻率幅值均呈线性减小趋势,固化土体中可移动离子的数量和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复电阻率幅值成对数增加,其增速在养护后期逐渐减缓;通过测试其剪切过程中复电阻率参数的变化,可以无损地反映土体的受剪变形情况。复电阻率幅值-养护龄期的变化趋势,反映了赤泥-石灰固化土体系的内部反应完成程度。(4)赤泥的掺入可改善石灰土易崩裂破坏的缺点,有利于加强其抗渗能力。固化土的渗透系数随着所掺入赤泥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土体体系密实度高的状态下,以最优含水率进行试样配置时,固化土取得的抗渗效果最好;试验发现孔隙比的增大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试样渗透系数随养护时间的增长而减小。(5)根据直接剪切试验和渗透试验的结果,综合固化土体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参数和实现赤泥的规模化利用,建议赤泥的含量为42%。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1;X7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水波;董菲;杨晓玲;;赤泥综合利用的工业化方法简述[J];中国金属通报;2019年04期

2 ;山西赤泥综合利用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6期

3 罗星;李尽善;马荣锴;李勇;卢美玲;;赤泥开发利用技术回顾与展望[J];矿产与地质;2019年01期

4 程钰;李辰;孙兆云;;水泥基固化剂固化赤泥的路用特性研究[J];轻金属;2017年09期

5 李彬;张宝华;宁平;何力为;左晓琳;;赤泥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理现状与展望[J];化工进展;2018年02期

6 柳晓;韩跃新;何发钰;李艳军;高鹏;李文博;;赤泥的危害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现状[J];金属矿山;2018年11期

7 ;2015年山西要从赤泥堆里“炼宝” 山西省赤泥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出台[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21期

8 赵恒;侯广尧;沈相东;;赤泥炼钢冷却剂生产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08期

9 邱贤荣;齐砚勇;;赤泥在水泥中的合理利用[J];水泥技术;2011年06期

10 ;工信部和科技部发布《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顾汉念;查磊;;赤泥的基本属性与综合利用[A];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2 赵金凤;臧遇时;;赤泥综合利用分析与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程孝龙;何静宇;杨磊;;赤泥的综合利用[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饶正勇;李德亮;;中国铝业公司河南分公司赤泥常量元素分析[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饶正勇;李德亮;;中国铝业公司河南分公司赤泥元素全分析[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朱强;方澎;;赤泥砂化技术[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全国铝冶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潘志华;张彦娜;李东旭;;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文小年;王林江;何学军;谢襄漓;;用赤泥回收二氧化钛的工艺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腾飞;顾汉念;杨海全;刘庆友;于文彬;代杨;王宁;;不同类型赤泥吸附去除磷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10 满可心;朱琦;刘春涛;邢子鹏;万家峰;;赤泥质新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2生物法[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t乓,

本文编号:261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