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西藏多龙矿集区水土环境背景评价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4-03 07:51
【摘要】: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境内,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内最大的斑岩型铜金矿产地。矿集区资源潜力巨大,至2018年底,已探明铜金属量超过2000万吨,尚未找到的铜矿高达上千万吨。目前整个矿集区矿床处于开发前阶段。前人在多龙矿集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矿产勘查、年代学、成矿作用等方面,而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为今后多龙矿集区绿色勘查与开发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对多龙矿集区水土背景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对策,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多龙矿集区土壤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69、36.06、100.23、0.27、324.4、0.03、34.71mg/kg,pH平均值为8.5;其中,Cr、As平均含量超过GB15618-2018国家标准,而其余5种重金属含平均量均低于国家标准。pH与Cr、Hg呈正相关,与Cu、Pb、Zn、Cd、As呈负相关。(2)Cu高值区大面积分布在尕尔勤铜矿-尕尔勤金矿一带、铁格隆一带、荣那-拿若-赛角一带、多不杂一带,低值区大面积分布在研究区的北东部;Pb、Zn、As、Cd分布规律几乎一致,高值区大面积分布于拿若-赛角-色那、尕尔勤铜矿-尕尔勤金矿以东一带,低值区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北角;Cr元素高值区分布区研究区的北东处,且从北东到南西方向含量呈递减趋势;Hg含量几乎无空间变化特征。(3)土壤重金属超标程度依次为CrAsCdCuZnPbHg。成人经口摄入土壤重金属Cu、Pb、Zn、Hg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而Cr会造成非致癌风险;As致癌风险度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儿童经口摄入土壤重金属受As致癌风险的影响,Pb、Cr非致癌风险的影响。成人、儿童经皮肤接触途径受摄入的Cr非致癌风险影响。(4)矿集区本松村、扎多那日村、萨玛隆村(除荣那河支流以外)水体环境质量良好。荣那河支流Cu、Zn含量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标准2.1倍、1.4倍,呈强酸性。Cu、Pb、Zn、Hg、As产生的致癌风险可忽略,致癌年平均风险总值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可接受水平10倍。(5)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全氮、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3.86、79.61、7.13、1075.69 mg/kg、1.16×10~(-2),与那曲地区矿相比,研究区草地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但碱解氮、有效磷、全氮平均含量均比较低,分别为那曲矿区草地的1/2、1/19、1/3。(6)研究区适合发展矿业,不适合发展牧业;应对矿集区荣那河支流、土壤重金属超标区域进行防治;在后续的矿业活动中坚持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开发。
【图文】:

矿集区


多龙矿集区交通位置图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论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强;习中军;;多龙矿斑岩矿集区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7年04期

2 王俊华;代晶晶;吴亚楠;;西藏多龙矿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8年04期

3 刘向冲;王文磊;裴英茹;;西藏多龙矿集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定量分析与解释[J];地质力学学报;2017年05期

4 王勤;唐菊兴;陈毓川;侯俊富;李彦波;;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J];岩石学报;2019年03期

5 杨欢欢;宋扬;DILLES John H;SOUSA Francis;DANI?íK Martin;杨超;;西藏多龙矿集区热构造演化历史——来自磷灰石(U-Th)/He的证据[J];岩石学报;2019年03期

6 王俊华;代晶晶;令天宇;王松;刘青枰;;基于RS与GIS技术的西藏多龙矿集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J];地质学报;2019年04期

7 林彬;方向;王艺云;杨欢欢;贺文;;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铜(金、银)矿含矿斑岩岩石成因及其对多龙地区早白垩世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启示[J];岩石学报;2019年03期

8 韦少港;宋扬;唐菊兴;侯淋;贺文;王勤;林彬;缪宇;旦真王修;李发桥;;西藏多龙矿集区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Si-O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9年02期

9 孙嘉;毛景文;林彬;姚佛军;李玉彬;贺文;刘泽群;;西藏多龙矿集区典型矿床(点)矿化特征与成矿作用对比研究[J];矿床地质;2019年05期

10 李兴奎;李才;王明;刘金恒;罗安波;;藏北多龙矿集区地壳基底性质、演化及其对成矿的制约——来自波龙火山-侵入岩中继承锆石U-Pb年龄的信息[J];地质通报;201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别小娟;西藏斑岩型铜矿遥感找矿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青枰;西藏多龙矿集区水土环境背景评价及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于涛;西藏多龙铜多金属矿集区控矿构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磊;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壳属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文磊;西藏多龙矿集区水系沉积物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5 李兴奎;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岩浆起源与成矿大地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6年

6 白海铃;西藏多龙矿集区含矿岩体特征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胡紫豪;西藏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预测工作区多元信息找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3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3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6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