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太原市及周边大气活性氮硫干湿沉降特征

发布时间:2020-04-05 06:16
【摘要】:近年来太原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发展使得空气中氮氧化物排放增多。因此,明确太原城市及周边农田大气氮硫沉降的动态变化,可为城市氮污染治理及农田氮硫素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于2016年~2018年对太原市及周边大气氮硫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共设四个监测点:太原市周边的晋中市榆次区山西省农科院东阳示范基地、太原远郊的阳曲县河村、市中心的桃园、近郊区的上兰。分析了市区和农田大气氮硫沉降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于2016年6月~2018年5月对太原市周边东阳试验基地和阳曲县河村两农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东阳年均无机氮湿沉降量是12.9 kg/hm~2,气态活性氮(NH_3、NO_2)年均干沉降量为14.6 kg/hm~2,依靠重力沉降颗粒物NH_4~+-N和NO_3~--N沉降量之和为2.9 kg/hm~2,干湿沉降中铵氮占比较高;河村五种大气活性氮NH_3、NO_2、HNO_3、颗粒态NH_4~+、颗粒态NO_3~-年均沉降量分别是6.1、2.9、3.3、2.1、1.4 kg/hm~2,总年均沉降量是15.8 kg/hm~2。由此可见,NH_3是两个农田区大气活性氮沉降的主要成分。东阳干沉降中气态NH_3浓度和沉降量是河村的1.9倍,河村气态HNO_3和NO_2沉降量之和占总干沉降量的40%。可知,东阳大气活性氮主要受农业影响,河村农田除受农业影响外交通运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后两地应科学施肥,减少氮肥挥发,并且注意周边工业及交通运输气体排放对该区活性氮污染的贡献。(2)2016年6~10月在山西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收集了N和S湿沉降,得到SO_4~(2-)-S、NH_4~+-N、NO_3~--N湿沉降量分别是34.5、7.9、2.5 kg/hm~2,SO_4~(2-)-S沉降量分别是NH_4~+-N、NO_3~--N沉降的4.3倍和14倍,氮硫总沉降量为44.9 kg/hm~2,无机氮总沉降为10.4 kg/hm~2,硫沉降占总沉降的77%,无机氮占23%,无机氮沉降中NH_4~+-N占的比例较高。SO_4~(2-)-S与NO_3~--N浓度及沉降量之间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和0.619,说明二者有相同来源。降雨中SO_4~(2-)/NO_3~-和NH_4~+/NO_3~-的加权平均浓度比值分别为13.9、3.2,变化范围在4.5~24.8、0.1~6.0。该地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SO_4~(2-)-S和NO_3~--N沉降受周边交通运输及生活燃料燃烧等因素影响较大。高硫沉降对农田生态系统供给硫元素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应引起有关环境部门的重视。(3)为研究太原市区和农田的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变化规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太原市区桃园、上兰和河村三地大气氮湿沉降进行了监测。得到桃园、上兰、河村的NO_3~--N平均浓度为12.9、18.4、1.3 mg/L,NH_4~+-N平均浓度分别为3.6、2.3、1.6 mg/L。季节变化上看,NH_4~+-N浓度四季相对平均,春夏稍高,NO_3~--N浓度变化较大且冬春较高。三个采样点年均沉降量分别为40.0、48.3、14.2 kg/hm~2。桃园、上兰、河村的NH_4~+-N沉降量分别为8.8、5.3、8.2 kg/hm~2,占总无机氮湿沉降量的比重分别为22%、11%、57%,NO_3~--N沉降量分别是31.2、43.0、6.0 kg/hm~2,占总无机氮湿沉降量的比重分别为78%、89%、43%。从上可知,桃园、上兰降水中主要以NO_3~--N沉降为主,河村则以NH_4~+-N沉降为主。结合桃园、上兰、河村NH_4~+-N/NO_3~--N浓度比值0.54、0.30、1.31,充分表明桃园和上兰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来自工业和交通运输源,河村则来自农业源。另外,桃园和上兰月氮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差异不显著,河村则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影响市区两点(桃园和上兰)氮湿沉降的因素较为复杂。由以上数据看出市区氮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根据各自沉降特点予以控制。
【图文】:

示意图,太原市,沉降监测,站点


东阳监测点位于太原市 43 公里的晋中市榆次区(东经 112.89°,北纬 38.05°), 海拔 799.4 m,地形 ℃,雨热同期。历年平均降雨量为 450 mm,无霜期路网。基地四周无大型污染源,,农田占地约 2500 亩菜等。河村监测点位于距市中心 30 km 的阳曲县河域。年均降水量 440 mm,年均气温 5~7 ℃,无霜人/km2,四周环山地形崎岖,主要以种植旱地作物为测点位于距市中心约1~2 km的杏花岭区太原市环境较多政府行政单位,人口密集、车流量大,人为活系统。上兰监测点位于距太原市中心 18 km 的尖草边缘的近郊区。该区是典型的城市与村镇一体化区,人口较稠密,交通发达。且紧邻中北大学,集中公司等 20 余家企事业单位。另外有工矿用地 575.5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法锦;陈淳青;周凤霞;劳齐斌;朱庆梅;张书文;;湛江湾大气湿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6期

2 祝景彬;李红琴;贺慧丹;毛绍娟;李英年;;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3期

3 何万双;;浅析呼和浩特市酸雨现状与防治[J];科学家;2016年15期

4 魏疆;;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湿沉降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2年03期

5 周婕成;史贵涛;陈振楼;毕春娟;许世远;;上海大气氮湿沉降的污染特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1期

6 付敏;赵卫红;王江涛;苗辉;;大气湿沉降对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贡献[J];环境科学;2008年10期

7 王小治,朱建国,高人,宝川靖和;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9期

8 苏维瀚,张孟威;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归宿及其动力学模式[J];环境化学;1988年02期

9 Suess MJ;姚志麒;;酸性沉降对健康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8年02期

10 刘晖;卢爱刚;;大气湿沉降汞的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思欣;王雪梅;董汉英;鲍若峪;;广州市大气汞的湿沉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2 周双军;倪婉敏;;中国大气氮湿沉降环境效应研究进展[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3 肖化云;刘丛强;;苔藓氮同位素估算大气氮干/湿沉降量的方法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国森;陈洪涛;张经;;东、黄海大气湿沉降中常量阴离子组分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郭世鸿;邱海源;侯晓龙;;尤溪铅锌矿不同功能区大气湿沉降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累积通量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6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6 黄杰;康世昌;张强弓;郭军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大气汞湿沉降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7 倪婉敏;张建英;;大气氮湿沉降对青山湖富营养化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吴萍萍;罗津晶;;厦门地区大气汞湿沉降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9 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丁国安;颜鹏;于晓岚;程红兵;周怀刚;;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A];2008年北京气象学会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学军;巨晓棠;张福锁;;大气氮素沉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韩宁会;市民环保意识明显提升[N];马鞍山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益民;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杜建飞;上海酸雨物理化学特征及氮湿沉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朱佳雷;长三角城市大气汞理化特征及来源贡献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陆豪;杭州市空气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源汇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彭畅;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国玉;滨岸城市大气湿沉降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物源辨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亚宇;太原市及周边大气活性氮硫干湿沉降特征[D];山西大学;2019年

2 赵亚伟;邯郸市大气干湿沉降特征及对水体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3 王小刚;湿沉降化学组成与大气污染源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4 张智渊;太湖大气湿沉降氮、磷营养盐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8年

5 刘晖;太白山北坡大气湿沉降汞及常量无机离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6 惠凡;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观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7 周枭潇;上海市郊大气干、湿沉降对叶菜的污染效应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史若馨;济南市湿沉降中砷、镉、铬、镍、铅的污染特征及其对斑马鱼生物毒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刘超;上海市郊大气湿沉降重金属对土壤—叶菜系统的污染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汤天然;南京江北新区工业区四季湿沉降的化学特征变化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4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4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