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经济型花卉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12:29
【摘要】:人工湿地在脱氮除磷方面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等特点,在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广泛运用。传统的人工湿地多种植大型水生植物,虽然去污效果良好,但经济与观赏价值有限;在湿地中种植蔬菜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某些场合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筛选出具有生态、景观、经济等多重效益的湿地植物在生态工程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绿萝、白掌等经济型花卉,构建植物滤床-水平潜流湿地组合系统,探索经济型花卉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特性,得出结论如下:(1)绿萝、白掌等8种经济型花卉对氮素的吸收动力学实验表明,不同花卉对硝氮和氨氮吸收动力学特性有较大差异:绿萝、白掌、观音竹和发财树4种花卉对硝氮和氨氮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或吸收速率,选为中试试验植物;而龟背竹、栀子花、红掌和吊兰由于较低的亲和力或吸收速率不建议作为湿地植物。基质对氮磷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大砾石、小砾石和陶粒对氮磷均有一定的吸附效果,陶粒对氮磷的吸附率最高,其次是大砾石、小砾石与陶粒的组合配置;考虑到砾石的经济性和适于植物生长的特性,选取组合配置作为中试实验的湿地填料。(2)6种组合系统(绿萝-绿萝、绿萝-白掌、绿萝-观音竹、绿萝-发财树、白掌-观音竹和白掌-发财树)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随季节变化显著:在水力负荷为0.133 m~3/(m~2·d)的条件下,组合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范围32.23%~60.81%,氨氮出水在6~12月份均可达标一级B,其中,绿萝-观音竹、绿萝-绿萝、绿萝-白掌、白掌-观音竹在7~9月出水达标一级A。对TN的去除率为16.8%~49.17%,出水浓度为10.76 mg/L~19.85 mg/L,夏秋季出水均达标一级A,冬春季出水可达标一级B。夏秋季TP平均去除率约为68.99%,出水均达一级B标准,其中,绿萝-绿萝、绿萝-观音竹在7~9月份出水达标一级A;而在冬春季,TP平均去除率降至49.86%。(3)水力负荷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影响较为显著:从0.4 m~3/(m~2·d)减小到0.08 m~3/(m~2·d),组合系统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提高,推荐最佳水力负荷为0.133m~3/(m~2·d)。总体上氮磷的去除率随水深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的种间差异在氨氮与总氮的去除率上表现较为明显,而总磷的去除率种间差异不大;绿萝和观音竹、白掌和发财树最适宜的水深分别是0.45m和0.4m。氨氮、总氮与总磷在沿程上均沿程降低:在滤床端,氨氮与总氮的最大去除量均出现在前端,总磷均匀减少;在湿地端,氨氮与总磷在1/3处去除率最大,总氮在后1/3处去除率下降明显。在垂直方向上,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层明显;而总氮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差异不显著。(4)绿萝、白掌、观音竹和发财树4种花卉夏秋季在滤床和湿地中长势良好且极具观赏型,但冬春季生长情况不佳。4种花卉生物量大小比较为:观音竹绿萝发财树≈白掌,与相应的水质净化效果较为一致。6种组合系统中花卉对总氮和总磷去除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8.9%~20.8%和14.2%~31.5%,去除贡献率最高的分别是绿萝-绿萝和绿萝-观音竹组合系统。以夏秋季种植绿萝、冬春季种植白掌为例估算经济效益,扣除湿地基建、维护和材料成本,收益为48333元/亩。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所选4种经济型花卉对水生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对生活污水的氮磷吸收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人工湿地选种,给污水处理带来可观的景观效益和经济价值。但所选品种耐寒能力相对较差,冬季生态系统需增强保温效果,或筛选其他耐寒品种。
【图文】:

根系生长,情况,水培,根部


(a)水培第 1 天 (b)水培第 3 天 (c)水培第 14 天图 3- 1 观音竹的根系生长情况Fig.3- 1 Root growth of Bambusa multiplex(2)实验方法采用耗竭法[87]研究植物对氮素吸收的动力学特性。分别配制 20mg·L-1NO-N-3(硝酸钾配制)和 15mg·L-1NHN4 (碳酸氢铵配制)的营养液,,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供试植物移入装有 1L 营养液的 2L 玻璃杯中,用黑色卡纸将根部遮光以防止藻类生长,并对每种植物设置3 组重复。实验在相对湿度 75%、光照强度 3000lx,温度为 20℃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分别在 0、0.5、1、2、3、4、6、8 和 10h 时取样 2mL,并测定吸收液的单离子浓度,取样后补充 2mL 去离子水。吸收实验结束后立即取出植株,剪下根部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重并称量根部干重。(3)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的求算根据吸收液离子浓度Y 与吸收时间 X 绘制离子消耗曲线,曲线拟合常用一元二次方程:2Y a bX cX(1)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俊峰;陈东洋;;人工湿地存在问题与发展路径分析[J];南方农机;2019年07期

2 姚若曦;;城市人工湿地建设探究 以上海市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9年01期

3 曹凯锋;;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03期

4 邓力铵;范潇潇;谢广燃;;城市人工湿地的创新改造与功能拓展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01期

5 乔峤;;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年24期

6 金凤;;应用人工湿地治理污水的植物选择[J];吉林蔬菜;2018年Z1期

7 葛媛;郑于聪;王怡雯;Mawuli Dakzapasu;王晓昌;熊家晴;;复合人工湿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年01期

8 张梦娜;袁平成;;南昌市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8年06期

9 赵新;;人工湿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农业;2018年12期

10 刘亚君;韩雪;;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在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月明;黄昭杰;张毅敏;杨飞;晁建颖;尹杰;姚佳;;关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建议[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2 张亮;曹营渠;易畅;龙俊宇;张艳;;人工湿地堵塞的研究进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7年

3 张哲维;张政权;;人工湿地砌体砖研究与利用[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建明;;浅谈复合型人工湿地在设计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十一五”环保成果汇编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许蒙;喻理;叶长城;周俊驰;彭亮;魏祥东;刘孝利;铁柏清;;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系统净化灌溉水中镉[A];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崔心红;;人工湿地 让城市环境更美好[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方志坚;;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在奶牛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列宇;张兰;刘永定;沈银武;;人工湿地的脱氮机理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翁益松;盛海峰;彭建华;刘朝飞;;多类型人工湿地污染源治理的试验研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10 张欢欢;黄玉明;;表面活性剂对人工湿地污泥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产生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YMG记者 高少帅;投资20亿打造人工湿地[N];烟台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匙亮;人工湿地让污水变清流[N];威海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人工湿地来净水 再造11个“锦城湖”[N];成都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高健;蓟运河、凉水河、潮白河应建人工湿地[N];北京日报;2017年

5 德国生态工程协会副主席 迈克尔·布隆伯格;巧用人工湿地 以自然的力量解决水污染[N];苏州日报;2017年

6 通讯员 王恩标 田兵 记者 宋庆思;东明强化措施确保环境改善[N];菏泽日报;2016年

7 记者 陈峗 通讯员 叶相成 张华钢;成绩显著 亮点纷呈[N];十堰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人工湿地成天然净水器相当于再造20个锦城湖[N];成都日报;2017年

9 记者 王志冕;实施城市修补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N];德州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微山湖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小燕;回流人工湿地对毒死蜱等农药去除途径和生物降解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2 高平平;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规律与机理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张馨文;尾气增氧人工湿地污染物强化去除机制及其氧化亚氮减排效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张跃峰;生物生态组合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工艺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赵志淼;铁-碳酸钙对复合人工湿地生物化学调控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6 周卿伟;人工湿地强化技术及其效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7 赵桂瑜;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筛选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付融冰;强化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雒维国;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肖恩荣;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净化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哲;人工湿地法处理煤矿废水效果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2 马柯;基于生物炭/零价铁强化的复合流人工湿地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陈桐清;产电型人工湿地对典型PPCPs的去除作用及机理解析[D];东南大学;2018年

4 南晓梅;硝化菌的分离与固定化及其在人工湿地中的初步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5 陈太飞;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对村落无序排放污水净化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6 刘家良;纳米银对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管文竹;纳米银胁迫下人工湿地除磷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檀香逸;经济型花卉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9 王蓓;人工湿地两种植物根际效应对六氯苯降解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0 王雨轩;基于Illumina测序的不同植被状况人工湿地土壤脱氮细菌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3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3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