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颗粒物分布的对比分析
【图文】:
验方案验分为两种工况:一种是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习态下的密闭工况[48]。此外,还分别测试了在冬况下颗粒物浓度分布进行对比。量仪器 测 定 颗 粒 物 浓 度 采 用 CLJ-BII 激 光 尘图 3-2 办公室透视图Fig.3-2 Office perspective---办公椅(人);③----电脑显示器;④---电脑主机;⑤---
风速仪就是主要用来测量风速的仪器。风杯风速仪、叶轮风速仪、声学风速计等都是常见的风速仪。操作注意事项:A. 长期不使用,就取出内部的电池,以免电池漏液而导致仪器损坏;B. 探头和仪器本体都不难暴露在雨中,以免发生危险;C. 仪器带电时不要用手触摸传感器部位,以免测出的结果不准甚至仪器3)测定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采用 AI-5600 型手持式高精度数字温度计,式温度传感器,表头允许误差可达 0.02 级,最高分辨力为 0.001℃。外形ETH-P16 型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巡检仪,采用进口 Pt100 铂电阻做测温传能力强,测温准确稳定。温度分辨率可达 0.01℃,准确度可达±0.01℃,,进行温度测量。操作注意事项:A. 不要将铂电阻传感器放进水里;B. 测试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利;;泰州特殊时段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7年04期
2 贵志成;郑益群;钱贞成;何宏让;曾新民;;中国东部气溶胶活化颗粒物浓度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06期
3 ;烟台重拳治理大气污染[J];齐鲁周刊;2017年18期
4 陈治清;林忠平;朱卫华;张昊;;两典型办公室室内颗粒物浓度监测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3期
5 傅伟聪;郑宇;董建文;;冬季校园内3种典型用地空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06期
6 张承中;陈超;王晓平;刘立忠;石卫光;曹军骥;;西安市春季气象因子对空气中碳颗粒物浓度影响的分析[J];甘肃科技;2007年05期
7 万本太,康晓风,张建辉,佟彦超,唐桂刚,李晓宏;基于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4年03期
8 朱百鸣;付利华;;灰色系统GM模型在城市大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9年03期
9 傅伟聪;陈梓茹;朱志鹏;吴倩楠;李慧;董建文;丁国昌;;福州城郊不同游憩空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邓继;;燃煤电厂在线监测系统颗粒物浓度排放系数影响因素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治清;林忠平;朱卫华;张昊;;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浓度测试与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范雪波;刘卫;王广华;耿彦红;林俊;单健;姚剑;位楠楠;李燕;;杭州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冯喜媛;高枞亭;药明;;长春市PM_(10)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周文晶;汪家玮;李佳颖;应启戛;;利用振动原理实时检测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方法研究[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马文静;;连云港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8年
6 乔婷;修光利;郑懿;杨军;王丽娜;;上海某地铁区间隧道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A];第11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建建;丛晓春;倪鹏飞;王庆刚;景洲;;自然通风条件下办公室内颗粒物污染排放强度实测[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8年
8 苏正军;刘汐敬;;一次北京市秋季降水对霾颗粒物清除的初步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吕桅桅;;荆州市大气颗粒物“周末效应”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C];2016年
10 刘增东;刘建国;王蓓;黄书华;韩道文;冯巍巍;陆亦怀;;北京地区颗粒物浓度垂直分布特性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秋鹏;去年三百三十八个地市细颗粒物浓度同比降近一成[N];中国环境报;2019年
2 本报通讯员 夏莉;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重点[N];中国环境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 张铭贤;河北十一市细颗粒物浓度同比均降[N];中国环境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郭文生 见习记者 任效良;1-7月细颗粒物浓度为5年同期最低[N];中国环境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周迎久 张铭贤;河北八月细颗粒物浓度达二级标准[N];中国环境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李禾;是老天爷不给力,还是治理不到位[N];科技日报;2016年
7 记者 邓晖;研究揭示重霾颗粒物中硫酸盐生成机制[N];光明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张蕾;治霾之路始于足下[N];光明日报;2017年
9 刘硕 乌梦达 翟永冠;实现治霾“小目标”任重道远[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10 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颜环政;3月每天都是蓝天白云[N];烟台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红光;城市公园绿地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杜柳柳;高效过滤器干预对控制哮喘儿童家庭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田利伟;室内环境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陈博;北京地区典型城市绿地对PM_(2.5)等颗粒物浓度及化学组成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刘旭辉;北京地区典型人工林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刘合凡;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元素β-X在线分析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润亚;夜间灯光数据反演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王友君;典型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文远高;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国柱;多因素下PM2.5外窗穿透及控制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振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9年
2 马骏;室内颗粒物分布的对比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林亦凡;关中地区重污染过程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D];长安大学;2018年
4 戴景禄;固定源细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器的分离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5 卢冠舟;不同住所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及污染源分析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6 许晓秦;城市高架对街道峡谷内细颗粒物扩散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8年
7 王棚飞;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物现状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大学;2018年
8 王姣姣;寒冷地区某地铁屏蔽门系统站台颗粒物浓度分布实测研究与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9 周玉;室内颗粒物和CO_2扩散分布与通风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0 张浩嘉;燃煤大气颗粒物对小麦的毒性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8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