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二氧化碳封存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22:14
【摘要】:全球温暖化日益严重,二氧化碳减排刻不容缓。二氧化碳封存被认为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同时,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创新,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处理问题被提上日程。围绕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进行二氧化碳封存。首先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相平衡条件进行预测,并基于此,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平台对气体运移条件下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内二氧化碳封存特性进行研究,最后针对二氧化碳及其与氮气混合气在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封存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水合物的相平衡是判定二氧化碳水合物能否在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稳定存在的关键物性,即判定水合物藏是否适合二氧化碳封存。基于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和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算法,本文建立了在多种盐类和有机物作用下的水合物相平衡条件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梯度提升回归树压力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成功率均高于神经网络压力模型,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对于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来说,梯度提升回归树压力模型的预测精度低于梯度提升回归树温度模型。结果显示基于梯度回归树的温度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且通过与文献中模型的结果对比发现,梯度提升回归树温度模型的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在相平衡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平台进行了在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气体运移条件下二氧化碳封存实验。分析了不同二氧化碳流动压力、二氧化碳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式等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水饱和废弃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在二氧化碳气体流动过程中,孔隙水饱和度不是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二氧化碳气体流动压力是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关键控制因素,本文中最优的流动压力为3.5 MPa;相对于流动过程,恒压过程更适合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为了进一步综合评价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二氧化碳封存效果,本文完成了在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二氧化碳及其与氮气混合气封存实验,分析了不同二氧化碳与氮气浓度和恒压压力等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封存过程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并非同时在所有区域均匀生成;在有氮气存在的工况下,3.2 MPa和3.5 MPa对二氧化碳封存的影响近似,且均优于3.0 MPa;在纯二氧化碳的工况下,压力越高对二氧化碳封存影响越大,最优压力为3.5 MPa。在封存初期,氮气会加速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纯二氧化碳更适于二氧化碳封存。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年04期

2 ;21世纪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J];治黄科技信息;1998年05期

3 杨楠;;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分析[J];化工管理;2019年33期

4 肖莹莹;左力艳;张诚;;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试验概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年10期

5 吴其林;侯志平;史文英;刘涛;刘洁;郑植涛;;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6 肖彦军;王坤;;避免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年05期

7 景民昌;张芹;唐弟官;路静;;中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对比[J];当代化工;2019年05期

8 王大锐;;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风水宝地”[J];石油知识;2019年04期

9 周守为;李清平;吕鑫;庞维新;付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海上油气;2019年04期

10 张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系统工程解析[J];石油化工应用;201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子丰;韩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低速性和环境安全性[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2气藏开发)[C];2018年

2 宁伏龙;;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力学研究进展与思考[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3 刘翔;赵志宏;裘智超;伊然;周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现状与思考[A];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朱冬昌;王强;张勇;陈虎;吴猛;唐成瑞;;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及防治措施实践分析[A];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5 李广才;刘建勋;王小江;李金丽;;海底未固结天然气水合物层多参数模拟[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三)——专题61:分形理论在地学和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专题62: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基础理论方法[C];2016年

6 雷怀彦;王先彬;;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雷兴林;何丽娟;;海洋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Ⅱ):海底滑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10 ;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A];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进展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洁尉 见习记者 闫洁 通讯员 谢舜源;中国可燃冰:商业开采有多远[N];科学时报;2011年

2 孙琳;可燃冰开采须冷静[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谢舜源;广州能源所两成果获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陈欢欢;可燃冰商业开发“快跑”还是“慢走”[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李彦龙;三项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获专利[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6 廖洋 臧运波 曹雪晴;海峡两岸天然气水合物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N];科学时报;2010年

7 通讯员 翟振宇 记者 王芳;集团公司首个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建成投用[N];中国石油报;2019年

8 局办;共商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工作[N];中国矿业报;2019年

9 李彦龙 林琦;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出砂管控知识产权集群初步形成[N];中国矿业报;2019年

10 杨册 郝小柱;天然气水合物关键探测技术完成功能性海试[N];中国矿业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旭东;含天然气水合物泥质砂岩储层声波速度及电阻率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沙志彬;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3 罗yN;中俄勒冈边缘BSR分布特征及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晓辉;注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模拟与能效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申正伟;深海溶解甲烷原位长期探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6 陈利敏;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及构造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7 赵洪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模拟实验及探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秦华伟;海底表层样品低扰动取样原理及保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昌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若干问题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李明川;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水分解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豫丰;羌塘盆地吐错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2 周航;废弃天然气水合物藏中二氧化碳封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范文豪;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建模与地震响应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张育诚;注热及CO_2/N_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李占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6 陈云;天然气水合物降压-注热联合开采法数值模拟与?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曹新翊;不同上覆层结构下的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三维实验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8 李鹏;天然气水合物一维降压开采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9 李阳;大型三维装置注化学剂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10 Mouaad Bouhaya;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生产—潜力和挑战[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2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32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