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非对称杆式介质阻挡放电及其耦合催化条件下对甲苯的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8:50
【摘要】:随着人类工业进程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成因之一,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与传统的VOCs末端处理技术不同,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是一项处理点源气流中VOCs的新兴处理技术,其中介质阻挡放电(DBD)技术由于其放电条件温和、折合场强高、处理效果好、装置简单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VOCs处理的NTPs技术。传统的对称式DBD电极结构具有放电起始电压高,热效应大,放电中间产物容易积累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非对称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结构,采用带有螺纹、翅片等曲率半径小的结构的金属杆作为高压电极,以填充导电性材料的绝缘介质作为接地电极,构成的非对称电极结构能产生稳定均匀的丝状流光放电,这种非对称电极结构在放电区域产生不均匀电场,使放电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分子受到极化作用向强电场的方向运动,使其沉积在电极的凹槽位置,由于放电区域与沉积区域分离开来,因此保证了放电间隙一致,使放电更加稳定。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将非对称电极结构与传统的光滑杆电极结构的放电特性和甲苯降解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光滑杆电极的放电分布在整个光滑杆上且更为均匀,而螺纹杆和翅片杆电极放电分布在螺纹和翅片结构上并具有更大放电强度;光滑杆电极的降解效率和能量效率相对较高,但翅片杆的矿化效果较好,出口处臭氧浓度更低。对放电降解甲苯产物的检测分析表明邻硝基甲苯和3-甲基-5-硝基苯酚分别为主要的气相和固相有机副产物,中间有机副产物的存在是甲苯降解的碳平衡较低的原因之一。气溶胶沉积实验表明翅片杆电极相比于光滑杆电极放电更加稳定,气溶胶的沉积对其放电功率、甲苯降解效率以及能量效率的影响相对光滑杆更小。(2)通过对电极结构参数和气相参数的优化,结果可得,采用介质电极较多的排列方式能在介质表面积累更多的电荷,从而提高放电功率;相同电压下,铜粉作为电极材料相比于铁粉和碳粉更有利于甲苯的降解效率的提高;当翅片厚度为1.0 mm,翅片间距为2 mm,凹槽深度为1.0 mm,放电间距为3 mm,甲苯初始浓度为100 ppm,总流量0.5 L/min时,翅片型DBD放电反应器的甲苯降解效率达最高。(3)比较不同供电电源(高频未调制电源和调制电源)降解甲苯的研究,结果显示,未调制电源为连续型放电,而调制电源为非连续型放电,相同电压下调制电源放电阶段的放电强度要大于未调制电源;调制电源供电在较高电压下的甲苯降解效率与未调制电源相接近,且调制电源能明显减少放电导致的热损失以提高甲苯降解的能量效率。高频未调制电源的频率越高,起始放电电压越低,但相同能量输入密度下,电源频率越高,甲苯的降解效率越高,甲苯的能量效率越低;当采用调制电源时,占空比和调制频率的大小与能量输入密度成正比,相同电压下,占空比和调制频率越大,则甲苯降解效率越大,能量效率越小,反应器腔室内部的温度越高。(4)将翅片杆DBD反应器与Mn/Ce催化剂相结合,相比单独等离子体放电,Mn/Ce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甲苯降解效率和矿化效果,减小了臭氧等副产物的生成;当Mn/Ce配比为3:1时甲苯去除率和CO_2选择性最高,分别为80%和55%,出口臭氧浓度为0.19mg/L。随着催化剂空速的减小,甲苯去除效率增加,臭氧浓度减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O643.3;O6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海鹏;;非对称策略在审讯中的运用[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2 黄杰英;;大规模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5期

3 顾立佳;;根的非对称式值的两种求法[J];数学教学通讯;1998年02期

4 孙强银;惠永;孙亦祥;;非对称作战素养:信息化战争谋求打赢能力的关键[J];国防科技;2016年03期

5 苏梦颖;;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02期

6 陈乐一;张文军;;经济周期非对称性波动特征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5年09期

7 何泽民;何勇强;;非对称临床表现的中医辨证思考[J];中医杂志;2014年16期

8 焦滦洁;;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年17期

9 刘悦影;;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31期

10 石黎;林仙;;非对称博弈的表示和求解[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6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李善龙;于春阳;周永丰;颜德岳;;油-油乳液法构建非对称囊泡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7年

9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彦;台军欲用非对称战术抗大陆[N];环球时报;2018年

2 许世勇;非对称作战内涵新解[N];解放军报;2019年

3 王剑 单魁;非对称作战要会打[N];解放军报;2019年

4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教育信息与技术研究室主任 张华国;《非对称较量》:一部弘扬法治的经典力作[N];人民法院报;2019年

5 李赐;俄加强非对称战力令美担忧[N];中国国防报;2019年

6 惠永 孙强银;善用“奇器”谋取非对称优势[N];解放军报;2018年

7 黄辉 孙强银 叶鑫;善用时空环境设计非对称战场[N];解放军报;2018年

8 周福银;应变谋胜需知“变”在哪[N];解放军报;2017年

9 红孩;散文的非对称原则[N];文学报;2017年

10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程实;鹰派加息拉开序幕[N];中国财经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文学;耗散系统中量子导引的非对称调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姜键骏;低维晶格热传导性质调控[D];厦门大学;2017年

3 张琪涵;非对称联合运动中共同表征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4 马春宇;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潘志远;金融资产非对称相关性的检验、建模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丁涛;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7 谢曙光;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顾蕴松;大攻角前体非对称流动的控制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郑泉水;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清华大学;1989年

10 陈少白;非对称度量空间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冰;基于声学梯度超表面的声波调控[D];南昌大学;2019年

2 王惠韬;非对称Kuramoto模型的有界同步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李兵;中美非对称同盟关系研究(1937-1945)[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4 刘欣;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收益波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林婕;原油现货价格波动对主要经济体的差异性及非对称性宏观效应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张翔;双向携能中继网络下最大化中断容量的非对称功率分离策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7 翟旺生;非对称杆式介质阻挡放电及其耦合催化条件下对甲苯的降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8 王宇;非对称透视膜的光学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9 刘志彬;线性-非线性联合结构控制减振技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10 陈明;某非对称双塔结构施工模拟分析[D];广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33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33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